时尚、奢侈品市场的倒退不再仅限于消费者及行业内人士的体感,贝恩策略顾问公司 Bain & Company 与意大利高端产业基金会 Altagamma 联合发布的《2025 春季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已经通过确切的数字发出警告,行业整体再度来到了悬崖边的位置:撇开疫情带来的短暂冲击,全球高端个人奢侈品市场在 15 年来首次出现下滑,2024 年市场规模下降至 3,640 亿欧元,较前一年的 3,690 亿欧元减少 1%;而 2025 年最大可能性为持续下滑 -2% 至 -5%。
经济低迷及地缘政治导致的全球消费信心坍缩,加之 DIOR、GUCCI、BALENCIAGA 等一众焦点品牌在风雨飘摇中经历了一轮艰难洗牌,令整个时尚行业的未来愈发充满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条足以稳住行业格局的护城河,将通向何方?
Nina Christen 大秀前的匆忙入编

Jonathan Anderson | Via ELLE
一方面是因为品牌在集团内部的战略定位与庞大体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 Maria Grazia Chiuri 的去留传闻反复不定,DIOR 无疑是此轮创意首脑洗牌中最备受关注的品牌之一。品牌延续了多年的男装女装不同风格双线叙事,终于将要在 Jonathan Anderson 的身上迎来交汇,加之高定设计权的更迭,使其成为 DIOR 历史上首位执掌三大核心系列的创意总监。因此 6 月 27 日的男装系列大秀不仅承载品牌自身的转型期待,也几乎成为今年最具分量的时尚时刻之一。

Nina Christen | Via tovima
而回到品牌内部视角,在紧锣密鼓为时尚大考筹备的关键阶段,品牌迎来了一项并未引起轩然大波但可能足够重要的人事变动——Nina Christen 担任鞋履设计总监,与 Jonathan Anderson 继 LOEWE 后再度共事。

Jonathan Anderson 在 Nina Christen 的入职帖下互动 | Via Instagram @
ninachristen_
此前担任 The Row 鞋履设计创意首脑的 Nina Christen 再度跳槽,其中必然少不了 Jonathan Anderson 的周璇,甚至来自 Anderson 的钦点也并非全然不可能。这位先后历任 Saint Laurent、Celine、Dries Van Noten 与 BOTTEGA VENETA 等品牌的鞋履设计师首先从艺术性上来说与 Jonathan Anderson 无疑是契合的。

LOEWE 2023 春夏系列 | Via LOEWE
LOEWE 2023 春夏季度中两人贡献出了极具辨识度的 deflated balloon heels 与 Comic Foam,几乎是 Jonathan Anderson 个人风趣设计口吻的完美具象化,Nina Christen 则是那个最懂他的转译者。
Nina Christen 在 BOTTEGA VENETA 时期操刀的鞋款 | Via Instagram @ninachristen_
在商业层面,Nina Christen 同样展现出极强的信服力,任期最长的品牌 BOTTEGA VENETA 任内,打造出包括 Puddle 雨靴与 Lido 高跟鞋在内的多款出圈单品。且 Christen 亦亲历了品牌从 Daniel Lee 过 Matthieu Blazy 的创意总监更迭。在这场设计语言的剧烈转向中,她的创作不仅未受明显掣肘,设计方向上的调整甚至与品牌的整体调转呈现出了高度一致的步频,展现出极强的风格适配力与设计判断力。
Nina Christen LOEWE 2023 秋冬系列作品 | Via Instagram @ninachristen_
这自然显示出 Jonathan Anderson 对于组建属于他自己的全新设计班底有着极强的意愿,而赶在 6 月匆忙履新,也折射出 DIOR 在大秀前急需一位能够兼顾商业与艺术性的鞋履设计师,为即将到来的 Jonathan Anderson DIOR 首秀做出最后把关。通常品牌新一季的发布几乎都是幕后人员奋战到最后一刻,因此即使 Nina Christen 进入 DIOR 时距离正式发布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产品仍然随时可能发生调整,达成最终完成度需要 Nina 在鞋履方面的建议。
DIOR 2026 春夏系列中集多种元素为一身的鞋款 | Via L’OFFICIEL
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位能够转化 Jonathan Anderson 服装设计语言的鞋履部门掌门,管理层未必会为这则「任性」的任命亮绿灯——Nina Christen 在设计上的商业潜力,或许才是促成此次履新的关键所在:鞋履极有可能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成为 DIOR 的着重发力点。而不久前发布的 2026 春夏男装系列显然证实了这一点,以重回经典「Dior」经典小写 Logo 进行点缀的全新鞋款,在秀场有着极强的存在感。
「鞋履」将成为新的奢侈品护城河
Via LOUIS VUITTON

Zendaya 出镜 LOUIS VUITTON 与村上隆的合作 Campaign | Via LOUIS VUITTON
事实上除了 DIOR,同集团的 LOUIS VUITTON 近期同样有对鞋履产品倾注更多资源的迹象:于 2025 秋冬秀场首度亮相的鞋款 BUTTERSOFT 进入了门店铺货前的宣传阶段,而 Campaign 规格之高,对于鞋类产品而言几乎前所未有——品牌大使 Callum Turner 仅携这一款单品出镜。这是连曾经的同品牌现象级单品 Trainer 都未曾有过的待遇,与之类似规格的宣发则是 LOUIS VUITTON 与村上隆再度呈现的世纪合作。

Via LUXITY
Via LOUIS VUITTON
LVMH 旗下两大奢侈品牌的同步动作以及种种迹象均表明,在部分品牌内部,鞋履正被赋予更重要的角色,以应对新一轮行业衰退周期的挑战。这一策略的根源可追溯至《2025 春季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所指出的:时尚奢侈品于去年流失了近 5,000 万名顾客。这部分流失的客源大多数都是此前各个品牌入门级单品的消费者,如果品牌想试图通过挽留这部分消费人群以抵消行业下行带来的伤害,便必须在入门级产品这个类目中有所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极有可能通过营销、宣传层面的推动,将鞋履产品推入该行列,使其成为下面一段时间的「护城河」。


Via BALENCIAGA
而这一模式已然被开云集团旗下的 BALENCIAGA 验证可行:品牌早期在大众层面上的知名度暴涨及声量巅峰伴随的是「袜子鞋」以及现象级奢侈品球鞋 Track Sneaker 的出圈,随后还推出了 Defender、Runner 及 3XL 等佳作。即使后期品牌因营销事件失误后转向平淡,以大廓形为主要卖点的多双鞋款依旧极具穿透力,每次发布均能为品牌带来大量讨论度,甚至在极短时间内触及下沉市场。
Rodeo Campaign | Via BALENCIAGA
此外,Demna 在 BALENCIAGA 设计生涯的前半段几乎没有爆款包袋的出现,2021 年后在时任首席产品官 Nathalie Raynaud 的推动下才逐步推出了 Le Cagole、Rodeo、Bel Air 等手袋,以及经典 Le City 包款的重启。但这些单品的问世与 BALENCIAGA 声量巅峰期重合度并不高,更像是品牌在被迫「收敛」之后的策略性转向。在 BALENCIAGA 的黄金时代,鞋款无疑才是其拉拢消费者群体的支柱品类。
DIOR 2026 春夏包袋 | Via Pursebop
未来促使更多品牌加速推动鞋履产品「门面化」「入门级化」的另一大诱因,则是打造一款真正的入门级包袋实在过于困难。「入门级产品」这个概念需要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品牌设计语言传承、部分实用性以及辨识度等方面的诉求,对于品牌本身的历史积淀、设计元素传播度乃至创意总监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度以及市场部门的宣发配合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Daniel Lee 上任一年多后才姗姗来迟的首支包袋广告 | Via BURBERRY
Jonathan Anderson 在 LOEWE 的 11 年任期内也不过打造出 Puzzle 一款爆火包袋;被寄予厚望的 Daniel Lee 在 BURBERRY 对于首款现象级包袋的塑造持续难产中,甚至一度让他深陷「下岗」泥潭,因此刚刚经历创意层面洗牌的各个品牌也应当放下短时间内再创造现象入门级包袋的幻想了。
GUCCI 正在对酒神包进行一轮全新的宣发 | Via Instagram @gucci

GUCCI 在上海举办的竹节包相关展览 | Via GUCCI
除了 LOUIS VUITTON 当下凭借蛮横的 Monogram 效应及认可度,打造出包括 CarryAll、Neverfull、Speedy、Keepall 等在内的庞大入门级产品矩阵,其余品牌对于入门级产品的布局几乎都称得上挣扎:试图通过再推竹节包拯救自身低迷表现的 GUCCI,算盘全然落空。该包款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效力甚至依旧不如 GUCCI 此前的入门级包款酒神包,且根据目前品牌的社交媒体动向,Demna 上任后还将继续对酒神包进行重新演绎。

Via Bagaholicboy
PRADA Collapse | Via PRADA


LOUIS VUITTON Trainer | Via Booska-p
相比包袋,鞋履,尤其是 Sneaker 类产品,天然具备覆盖更广泛日常场景与人群的优势。而在传播层面,其穿透力也已被 Miu Miu 近年多双爆款鞋履及由此引发的「薄底鞋」风潮反复验证,持续刷新大众对该品类潜力的认知。更关键的是,Sneaker 的设计语言不必完全依附品牌传承,能够在既定风格框架下灵活构建。正是上述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鞋履逐步挤入奢侈品中最为狭窄的入门级产品行列。在此背景下,一位既能理解创意总监语言,又具备市场转化能力的鞋履设计总监,或正成为品牌最迫切需要的关键「资产」。

再回过头观察 LOUIS VUITTON 正在卖力推广的 BUTTERSOFT,它与当年的 Trainer 一样由经典复古鞋款的轮廓改动而来,而超大体积带来的传播效应则似乎和 Demna 构建鞋履的手法「师出同门」。甚至 BUTTERSOFT 的价格相较 Trainer 及其衍生版本要低出不少,契合《2025 春季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在入门价格上做出调整的建议,因此它的出现更像是一个参照过往成果案例的战略性产品。但如此做法究竟是创意枯竭下的讨巧之举还是各个品牌「穷则思变」的「妙手」,只能由市场的涟漪给出答案,我们不妨给这枚刚出手的「石子」再多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