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设计师 Hedi Slimane 不再与 CELINE 续约成为最近时尚界最大的新闻之一,目前已经传出 CHANEL 有意这位时尚界打工皇帝的消息。而在 CELINE 担任创意/设计总监这跌宕起伏的几年中,Hedi Slimane 成功将 CELINE 打造为 LVMH 集团旗下举足轻重的全品类奢侈品牌。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两年 CELINE 的颓势也与 Hedi Slimane 有着直接关系,而 OLD CELINE 时期的功臣 Michael Rider 回归之后, CELINE 曾经缔造的光辉岁月会在不久之后重现吗?
Michael Rider 接任 Hedi Slimane,CELINE 改变方向?

Michael Rider / Via Vogue
除了 CHANEL 仍然对空缺的创意总监岗位保持沉默,奢侈品牌这波核心人员的人事变更随着 Michael Rider 回归 CELINE 并全权接任 Hedi Slimane 暂告一段落。在当下时尚潮流品牌的下沉期,奢侈品牌也没能逃过周期的循环往复,人事变动的背后是集团对于品牌黄金时期的重新思考,CELINE 此次请回曾经的「老员工」亦是如此。
Daria Werbowy for CELINE 2014 Campaign / Via thefashionography
Michael Rider 作为曾经 Phoebe Philo 任创意总监时期负责一线设计工作的设计总监,是 Phoebe 风格以及 CELINE 黄金时期的深度参与者与见证者,而近年来在 POLO RALPH LAUREN 担任创意总监的经历也能说明 Michael Rider 对于高级实穿层面有着精准的拿捏,结合 CELINE 当下的处境与 Michael Rider 的从业背景以及个人风格,CELINE 大概率会慢慢重塑 Phoebe Philo 时期的风格体系。
CELINE 2010 S/S / Via Vogue
其实在 2010 年 Phoebe Philo 与 Michael Rider 就已经为 CELINE 打造出一套完整的审美架构,流动飘逸的皮革单品与简约线条的包袋启发了诸多极简主义品牌,从如今静奢风代表 The Row 再到极简主义品牌阵营中的骨折专业户 VINCE,不同的定价区间均能看到 OLD CELINE 剪裁风貌的影子,同时也积攒了无数高净值客户,这些客户群体既是 OLD CELINE 忠实的回购群体亦是 Phoebe Philo 设计师个人向的拥趸。
CELINE 2010 S/S / Via Vogue
尽管 Hedi Slimane 担任 CELINE 创意总监期间曾一度将品牌业绩翻倍,但最后两年太过个人向审美下的剪裁、有待商榷甚至不合时宜的「义气」等等与商业逻辑相悖的做法让 LVMH 集团为了保持神秘感与新鲜感已经不单独公布 CELINE 销售数据,Michael Rider 此次全权接手包括女装、男装、皮具、配饰及定制服装系列在内的所有设计创意工作也证明品牌彻底转变方向已经板上钉钉。
CELINE 为何陷入如今颓势?

Via CELINE
在 Phoebe Philo 离开 CELINE 之后,个人风格浓烈的 Hedi Slimane 自然不会延续 Phoebe 一贯的审美输出,无论是服装线还是包袋矩阵均作出了相对颠覆的调整,比如品牌 logo 的变化,标识性的「凯旋门」元素替代了曾经简约的方扣,一系列围绕辨识度打造的细节烘托出比曾经更加精致的氛围,同时也紧跟趋势将高级街头注入男装系列,加之 Lisa 的流量加持业绩迎来了翻倍的表现,也让去掉重音的 CELINE 成为 LVMH 集团中举足轻重的全品类品牌。
CELINE Homme 2024S/S / Via WWD
但在销售额节节攀升的市场表现下天真率性的 Hedi Slimane 的所作所为总是与名利场规则相悖。为挚友的工作调整发声与 VOGUE 交恶让品牌曝光降到最低,同时业绩翻倍之后重新拾起浓烈的个人审美表达,上世纪 70,80 年代颓废的嬉皮士风格贯穿近两年 CELINE 男装系列,以 ZARA 为代表的快销品牌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完成剪裁与视觉上的双重拷贝,加之削瘦的剪裁在当下普适性极低,争议一时甚嚣尘上。争议的背后是 Hedi Slimane 担任创意总监期间品牌风格并没有产生连贯性,对于经历了黄金时期的大体量奢侈品牌来说这无疑是十分负面的,尽管没有人否认 Hedi Slimane 的才华,但对于 CELINE 来说双方的契合度似乎才是当下这个特殊时期考量创意主脑的第一奥义,兼顾商业化且稳定连续的审美输出更能帮助品牌度过如今疲软的下沉期。
Via BAZAAR
另一方面大规模启用老花元素的包袋矩阵防伪细节处理亦存在问题。在包袋系列经历了火爆的市场表现之后假货泛滥甚至在二级市场一度真假难辨,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透支了品牌价值。而与 Lisa 的合作确实短时间内打造出了多个现象级爆款,但流量明星时尚号召力的持续性一直都是有待商榷,双方不再续约之后的流量真空期如何平稳过渡衔接亦是 CELINE 需要直面的,毕竟品牌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不再 VOGUE 内容矩阵中出现。

Via fashionunited
CELINE 当下的种种颓势当然不是 Hedi Slimane 一人的责任,但 Hedi Slimane 横溢的才华、率性的浪漫与对时装的执着似乎在较大体量的奢侈品牌面前总是处处受限,现实的商业角度与个人美学乌托邦之间很难达到长久的平衡,所以在今后会不会看到 Hedi Slimane 推出全新的个人品牌呢?
OLD CELINE 全面回归?

Via thefashionography
当下大部分奢侈品牌均处于下沉期已经成为共识,重新拾取曾经黄金时期的风貌与审美体系并在 Z 世代亚文化中作出平衡亦是如今奢侈集团的着力点,从不久前 LVMH 甩手 OFF-WHITE™ 就能看出奢侈集团对于高级街头的态度,所以 Michael Rider 的回归以及并没有续约曾经的爆款功臣 Lisa 也代表着 CELINE 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而当下恰恰正是长期主义与静奢风成为主流风格的节点,或许也是 OLD CELINE 回归的最佳时机。
Daria Werbowy for CELINE 2015 Campaign / Via fashionfav
尽管 Phoebe Philo 个人同名品牌在当下发展遇阻,但其在 OLD CELINE 的职业生涯对于整个时尚行业的启发无疑是长久且深远的,作为生于巴黎长在伦敦女性设计师将英伦保守与法式浪漫两种审美内核相融合,罕有的在奢侈感、经典主义与实穿性之间寻求到了完美平衡,将普适性这一始终与奢侈世界相悖的命题成功带到公众面前,并润物无声的浸透到整个女性时尚行业。
CELINE Art Project / Via sothebys
Michael Rider 重返老东家可能也只是 OLD CELINE 回归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当下的 CELINE 在 Hedi Slimane 多年的运作下俨然成为集团内大体量全品类的奢侈品牌,对于过往单纯的复制粘贴并不会重现 OLD CELINE 曾经的荣光,眼下如何修复与 VOGUE 的紧张关系、如何呈现出全新的社交媒体形象、从源头遏制仿制品真假难辨的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 Michael Rider 逐一解决,而这位 Phoebe Philo 曾经的左膀右臂能否在过往辉煌遗产的基础上开辟出全新的审美议题呢?大家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


Via theimpression
随着市场回归理性,Hedi Slimane 在离开 CELINE 之后一定会找到与自我精神世界高度契合的归属,而 Michael Rider 亦会为 CELINE 开启新的纪元。其实外界对于 Phoebe Philo 时期 OLD CELINE 的怀念并不是单纯的厚古薄今,更多的是夹杂着缅怀过往百花齐放时代风貌的复杂情感,最坏的时代与最好的时代总是并肩而行,下沉期也是沉淀期,奢侈品牌阵营在经历了扩张、多元试探甚至光怪陆离的周期后,重新启发审美秩序的设计势必会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