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 Grunge 乐队之一,NIRVANA 却在近些日子卷进了法律纠纷当中,已故英国艺术家 C. W. Scott-Giles 的后代将 NIRVANA 告上法庭,称 NIRVANA 的 Merch(巡演周边)上所印制关于但丁著作「Inferno(地狱)」主题的经典图案是由 Scott-Giles 于 1949 年所绘,NIRVANA 实则盗用了这一图案。

印有「Inferno(地狱)」主题图案的 NIRVANA Merch T 恤 | Via Hetanews
NIRVANA Merch 上的图案(左)与 C. W. Scott-Giles 在 1940年代绘制的插画 | Via copyrightlately
对于 NIRVANA 的簇拥而言,乐队自 80 年代末就一直使用这一图案,甚至可以说它是仅次于「Smiley Face」的标志性存在,也有不少粉丝曾以为这是由 Kurt Cobain 本人所创作的图案,事件一经爆出,着实掀起了不小震动。截止当下,NIRVANA 相关方面仍未对这一控诉有过多表态,想来此次纠纷孰是孰非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有所结论。
Merch 的侵权问题其实很严重…

Via Andreas Arnold
这并不是 NIRVANA 首次因 Merch 上的图案产生法律纠纷,在过去这几年里,NIRVANA 方面针对时装设计师 Marc Jacobs 曾进行十分激烈的商标侵权指控,原因是几年以前 Marc Jacobs 曾在自己名为「Redux Grunge」的系列中基于 NIRVANA 的「Smiley Face」进行 Bootleg 设计,售卖了一款与 NIRVANA Merch T 恤外观十分相似的产品。这场纠纷持续数年,Marc Jacobs 方面以「Smiley Face」并非 Kurt Cobain 本人所设计,而是由其他设计师代为设计,故而 NIRVANA 并不享有版权进行辩驳,双方撕破脸各自争辩的场面可谓一度十分难堪。

Marc Jacobs 的「Redux Grunge」系列单品 | Via Marc Jacobs
而说到那些经典的 Merch T 恤,或许你也曾好奇它们究竟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其实那些活跃于上个世纪的老牌摇滚乐队 Merch T 恤可能大多是由乐队成员亲自设计的,当中也不乏有邀请设计或艺术领域的朋友来帮忙的情况,当然也有一些乐队会去委托专业的服装设计师进行创作。当一件 Merch T 恤被设计完成,在版权方面需要确认权利持有人,被委托的设计师可能在许可的基础上获取一定比例的版权费用,而另一种情况则是由乐队方面直接对版权进行买断。个别时候也会有版权归属未能明确界定的情况,这往往会在后期带来不少版权方面的麻烦。通过 Nirvana 这些年来与 Merch 相关联的事件中便可以窥见,Merch 的设计有时会挪用一些现有的文化元素与图案,而有名气的乐队 Merch 本身也极有可能会成为被抄袭的对象。
Merch T 恤的起源难以追溯,普遍的观点认为在上世纪 40 年代,一些青少年开始在 T 恤上 DIY 写上音乐人的名字,便是最初的 Merch T 恤雏形,而记载中最初的 Merch T 恤则是由传奇音乐人 Elvis Presley 的粉丝团体所自发制作的。这似乎代表着 Merch 在诞生伊始就是一种非官方的自发行为,而在其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Merch 的版权都是十分模糊且不被重视的。

种类繁多的 The Beatles Merch | Via Timeout
在 1960 年代,随着 The Beatles 极度流行并在西方世界产生了 Beatlemania(披头士狂热)现象,与乐队相关的假发、玩偶、服饰和贴纸等多样非官方授权自制周边产品被广泛出售,在这期间乐队本身根本没有从这类商品中获得任何金钱利益,直到 The Beatles 的 Merch 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到难以忽视的地步,乐队才意识到在这类财务回报上有多么地损失惨重,并于此后开始规模性的生产售卖官方周边。从这个角度上去衡量,我们甚至可以说盗版 Merch 的存在甚至是要早于乐队官方 Merch 的设计与生产的。
此外,本就十分堪忧的 Merch 版权问题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颇感无奈的情况,比如 Joy Division 乐队的「Unknown Pleasures」Merch 版权仍是一个灰色地带,因它太过经典,而描绘的却是由脉冲星 CP 1919 发出的无线电波这一科学图像,导致了各种仿冒这一图案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乐队方面却极难在版权方面进行合理判定或索赔的情况。

Via Joy Division
在服饰领域中,尤以 Merch T 恤的盗版情况最为严重,究其原因其一便是印花 T 恤本身在设计与工艺上较为简单,相对于其他服饰而言更容易仿制,而音乐人方面则通常很难像主流服饰品牌那般倾注大量财力物力去打击 Merch 产品的盗版与仿制,当然究其根本 Merch 本身对于受众群体的巨大吸引力,及其文化标志属性所带来的高利润本身似乎才是盗版 Merch 横行的根本诱因。
为什么想要拥有一件 Merch T 恤?
Sonic Youth(左)与 The Rolling Stones(右)的 Merch T 恤 | Via amazon
谈及到 Merch T 恤的魅力,我想我们都会有自己所最爱的那一款设计,一件经典的 Merch T 恤是广为人知的,甚至是早已植根于流行文化之中的。就好像 The Rolling Stones 的「Lips and Tongue」印花,它首次出现在 The Rolling Stones 1971 年的专辑「Sticky Fingers」并不怎么起眼的背面,而时至今日已变得极具标志性,以至于只要印上它乐队甚至无需再在 Merch 上印上自己的名字。也有不少 Merch T 恤则是直接选用了专辑封面,比如 Sonic Youth 专辑「Goo」时期的 Merch T 恤,将 T 恤与专辑封面紧密配合,有着同时促进两种商品销量的奇效。而在摇滚世界之外,嘻哈领域中无论是 Run D.M.C 还是 Wu-Tang Clan,都曾深刻理解 Merch 以及设计出一个显著标志的重要性,而将自己的名称应用到了 Merch 当中,最终的效果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Wu-Tang Clan(左)与 Run D.M.C 的 Merch T 恤 | Via Amazon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经典的 Merch 好像不仅仅是一件 T 恤,或是一件普通的纪念品而已。它能够让音乐人与粉丝建立联系,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同的延申,就这点而言,它与宣扬某种主张的 Slogan T 恤一样,具有着一定程度的信息传达作用。穿上一件钟爱的 Merch T 恤,似乎也是在宣扬自己的一套审美与文化规范。通过穿着,人们甚至可以找到 Punk,Goth,Hip-hop,Mods 等各种各样受音乐启发所建立起来的亚文化社群归属,Merch T 恤,最终使得同类们聚在了一起。
为什么当下的 Merch 越卖越贵?

麦当劳 x Travis Scott 联名系列 | Via Travis Scott
将时间快进到现在,现如今的 Merch 依旧充满魅力,但似乎又有些不太一样了,用最通俗的方式形容…它们似乎被卖的更贵了?
按照旧有不成文的说法,我们会发现活跃于上世纪的摇滚乐队们可能会将一件 Merch T 恤定价在十几英镑左右,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而用物品来衡量,这或许是与一张黑胶唱片大致相同的价格,又或者是相当于 7 到 8 杯星巴克咖啡的价钱,听起来这似乎是粉丝们愿意为一件 T 恤所支付的合理费用。但现在的市场中,一件定高于 200 英镑的 Merch 服饰单品早已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而根据音乐类权威网站 Digital Music News 的数据显示,对比于过去的任何时代,音乐 Merch 的销售正在占据着音乐人收入中越来越大的比重。从 Merch 商品中大赚一笔,似乎是当下这个时代里的一个显著现象。
至于为什么 Merch 卖得更贵了,探究这个问题时倒是可以很好的找寻到 Merch 模式本身所发生的惊人变化。最受追捧的音乐人们在近些年来正在频繁与服饰品牌或各类 ip 进行合作与联名,亦或者依靠自身能量建立起完整的服饰品牌及系列。就好像是 Rihanna 与 Puma、Travis Scott 与麦当劳之间的合作行为等,都在一步步扩大着其 Merch 的受众群体,让它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粉丝,亦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着所谓的调性,使之甚至不能再用 Merch 一词去简单定义。
Travis Scott 「Astroworld」Merch 系列 | Via Travis Scott
随着音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Merch 作为利益来源的重要程度,将 Merch 进化成个人服饰品牌成了屡试不爽的做法。当下的 Merch 有了着更丰富的包装与设计,它们通常是一个极为完整的系列,有着多样的款式选择,而不仅仅再是一件印花 T 恤。在数字化环境中网购愈加便捷,也促使 Merch 的销售有了更健全的市场运营与销售模式,而这一切都在持续刺激着 Merch 市场发生转变。Travis Scott 似乎正是这场模式转换下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将限量 Merch 产品与数字专辑进行捆绑销售,通过这样的模式,同样在潮流领域极具号召力的他在发行唱片「Astroworld」的首周就取得了超过50万张的销量,显然,这些限量版 Merch 确实对于唱片销量产生了真实的影响,这种情况也曾导致另一位音乐人 Nicki Minaj 放话对现有的音乐榜单统计规则产生质疑,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与讨论。但无论如何,不难想象的是 Merch 在以后长久的时间里似乎不仅会成为现场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会频繁地与音乐作品销售交织在一起。

关于 Merch T 恤的另一个有趣现象,便是上世纪的 Vintage Merch T 恤在转售市场上的持续火热,部分稀有作品被标以高价,比如 1980 年代限量版的 Run-D.M.C T 恤曾在转售网站上被标价为 13,000 美元,Nirvana 在 1993 年巡回演出时发售的 T 恤也被炒至了上万美元。为什么人们对这些 Merch 有所需求并愿意加价购买?这也许是一种怀旧情结,也可能是因为这些 Vintage T 恤的稀有性及收藏价值。反观当下同样被热捧的全新 Merch,它们虽然更加丰富,部分产品在设计上甚至可以对标街头品牌或时装品牌的完整服饰系列,但它们会否能像过去的 Merch T 恤那样,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显然还需要时间去不断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