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话题,要从 PALACE 在 2016 春夏系列单品中的一款图案说起:

这个电波风格,配色亮眼的三角 Logo,在之前的官方产品型录中就被大家高度关注,而正式上架后,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瞬间售罄的款式。虽然 PALACE 在这个辨识度极高的 “彭罗斯三角” Logo 上做的文章已经数不胜数,但单论这个设计,却是在一种近几年的新兴风格影响下才作出的。这种风格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 它叫 Vaporwave,你也可以叫它 “蒸汽波”。

它是什么

概而言之,蒸汽波是一种新兴的、拥有极强形式感的艺术风格。在内容上,它大多涵盖了互联网文化以及复古电子科技作为元素,传达着对电子时代的推崇与迷恋;但同时,它也承载了不少赛博朋克(Cyberpunk)精神,满是对后工业时代的科技、新时代流行音乐、流行文化的讽刺。

Vaporwave,蒸汽波
它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新浪潮。它于 2010 年初才被归类、定义,并开始崭露头角;在两、三年前才逐渐发展起来,与之相关的衍生文化和周边(比如我们下面要说的,带有蒸汽波元素的服装品牌)也就相应出现了。
虽然蒸汽波诞生时日不多,但与之有着相似定义的网络艺术(如 Cyberspace,赛博空间),却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70 年代了。在那个年代,有不少前卫艺术家们利用邮政系统进行交流(包括作品的制作、发送、展示、交换等),从而建立起最早的世界范围内的 “艺术网络”,将 “互联” 和 “社区” 的概念正式传播开来。而这些艺术家,正是所谓的激浪派(The Fluxus)。仔细想想,现在中了蒸汽波之“毒”的人们,确实在干着相通的事 —— 创作、展示和分享。

蒸汽波脱胎于赛博朋克文化,而独特的风格也让它自成一派

蒸汽波文化发展的创始流派:激浪派
蒸汽波能够迅速走红,与它强大的传播性息息相关 —— 它被交流的次数越多,就发展的越快。著名的美国激浪派艺术家 Geoff Hendricks 曾说过:“今天,人们广泛地利用互联网去交流艺术,这更像是当时激浪派的所作所为(邮件艺术)。当我们发现艺术家之间存在着更新的交流、表达形式的时候,我们想,也许以绘画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形式就要结束了… 人们意识到,相互接触交流,才是今天我们所必须的交流方式。”

美国立体主义学者 Joseph Schillinger 把美学概括为五个阶段:前美学、传统美学、感性美学、理性美学和后美学;而蒸汽波恰好符合后美学的定义 —— 生产、分配、消费艺术品,将艺术形式和材料融为一体,最后达到“艺术的瓦解”和“观念的解放”。这也是为什么在接触蒸汽波作品时,能看到许多传统美术(如绘画、雕塑、建筑等)强制和因特网、电子科技结合在一起的原因。

为什么蒸汽波会这么酷 ?

蒸汽波的精妙在于,它结合了传统和新时代,能在短时间内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在同样短的时间内让人们产生主动传播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享受着蒸汽波风格给他们带来的“酷”,甚至试着自己制作蒸汽波风格作品 —— 除非你不会用电脑。
那么蒸汽波到底酷在哪里?我们把它的表现形式总结如下。看过,就知道为什么了:
人们熟知的互联网、电子元素

互联网作为核心内容,几乎存在于每个蒸汽波设计中。你会经常看到诸如 WINDOWS Logo、 “我的电脑” 图标、“IE 浏览器” 图标、“回收站” 图标甚至鼠标光标等出现在这些图案中。在这些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的事物上进行再创作,在人们的接受度与传播效率上就占有了先机。更何况,这种扑面而来的复古科技感,正是厌倦了流行文化的人们所拥趸的一个主要意向。
除此之外,互联网与复古电子的元素还奠定了蒸汽波作品的色调。这些在互联网时代才会频繁地在显示屏上见到的几种颜色,组成了蒸汽波迷幻而又超现实的作品风格。


夸张的文字表达

文字作为最浅层,也最具体的表达方式,是蒸汽波作品中的一个主要表现手法。除了英文,“汉字” 和 “片假名” 作为两个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也正在被蒸汽波反复利用着。究其原因,正是由于赛博朋克文化与亚洲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 20 世纪的人们来说,1995 年的东京,就是 “未来” 的代名词。赛博朋克科幻小说巨匠 William Gibson 曾说过:“现代的日本就是赛博朋克”。的确,潮湿、充满水蒸汽的涉谷区和东京城市街道的川流声、地下水管的流水声甚至路边电器店里电视的声音 —— 正是它们组成了赛博朋克,组成了所谓的蒸汽波。所以夸张的文字表达,同样是蒸汽波风格中的另一件 “酷” 事。



超现实的图案设计

上面也提到了,作为后美学时代的代表风格,蒸汽波经常把传统美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等结构明确、表现具体的元素与互联网元素相结合:断臂维纳斯、大卫、国际围棋棋盘、宫廷风画框… 这些与 “现代” 完全搭不上关系的传统美术元素,在蒸汽波作品中出现、融合、瓦解 —— 直至形成这些让我们难以理解,却为之疯狂的东西。


蒸汽波浪潮影响下的品牌

作为一种近 10 年才刚刚兴起的新浪潮,的确有不少诞生于千禧年之后的品牌把蒸汽波的精神融入到了设计当中。如果手机屏幕前的你在看了上面的内容过后刚开始对蒸汽波文化感兴趣,那么可要仔细记下他们了。
见证蒸汽波发展的“始祖”品牌:Cav Empt(C.E.)

作为最为典型的另类服装品牌、80、90 年代的赛博朋克文化,对 C.E. 的影响极为深重。在 SK8THING(中村晋一郎)、Toby Feltwell 及 Hishi 三位主理人的带领下,成立于 2011 年的 C.E. 成为了见证蒸汽波文化发展的元老级品牌。被多次形容为“超前又复古” 的 C.E. 在服装上运用的图案设计,可以说是完全依照着蒸汽波风格打造的。

这一点从 C.E. 的取材上就可以看出。电子音乐、经典电影、因特网、建筑、雕塑、美术品和人 —— 我们在 C.E. 上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具有人文因素的。这些充满实验性质的图案,也许正表达了 SK8THING 的初衷:对新事物的无限渴望。



反流行就是流行:Brain Dead

Dover Street Market 的“品味”从未失手 —— 近两年引入的 Brain Dead,则又一次说明了这一点。迷幻、复古、电子、滑板文化、摇滚…在主理人 Kyle Ng 和 Ed Davis 的催生下,Brain Dead 真的把这些融合到了一起。 脑洞大开的图案设计,让许多人首次接触这个品牌是多会感觉到些许不适,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另类,太不“流行”了。

反观人们对那些所谓的 “流行品牌” 的审美逐渐疲劳失去兴趣,我们便又能推导出另一个结论:在这个年代,对于一个品牌是否会 “流行” ,真的要从这个品牌是否首先做到了 “反流行” 开始说起 —— 而 “反流行”,恰恰也是蒸汽波文化的中心思想。所以关于蒸汽波这个命题,Brain Dead 拿到了高分。



最“少”的设计,最“多”的盈利:Anti Social Social Club

在 Stussy 的工作经验,令 ASSC 的主理人 Neek Lurk 深知怎样可以 “用最少的设计,赚最多的钱”。在被 Kanye West、G-Dragon、Rihanna、陈冠希等人上身,并入驻 Dover Street Market 之后,这个从名字上就带有反流行主义和辩证思维(Anti Social Social Club:反社会社交俱乐部)的品牌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关于 “流行” 的定义。

在接受采访时,Neek 把 ASSC 当作一个 “情绪的出口” 而不是一个品牌。他想用生活方式表达理念,用他在低谷时的不安和寂寞转化成实体 —— 这又是一种重组的过程。而 ASSC 上在设计上使用的夸张、讽刺的风格,也恰恰正是蒸汽波中所提倡的那种。


像蒸汽波一样传播:BEEN TRILL

如果说真的有哪个品牌做到了如同蒸汽波一般,“用醒目的设计,在极短的时间快速传播” 的话,DJ、艺术团体 BEEN TRILL 所创立的服装系列,则一定要被提名。2013 年,印有 “BEEN TRILL” 溶解字体和 “# #” 的 Tee 在 Instagram、Facebook 等社交网络上疯传;同年,他们更是与 Hood By Air 进行合作,几乎在同一时间让人们认识了这两个颠覆传统流行服饰设计的品牌。那时候,BEEN TRILL 用黑、白基色加上夸张的字体,重新定义了 “流行”,而利用类似醒目文字的“填鸭式”洗脑,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最蒸汽波的滑板品牌:Bronze 56K

在纽约滑板品牌 Bronze 56K 的创始人之一 Peter Sidlauskas 看来,他们完全是跨文化融合的产物。Bronze 56K 来自最基层的街头,却搭载了很多白人家庭长大的孩子所熟悉的符号:消费主义之下的商业广告,WINDOWS、DOS 的图标设计,低清粗糙的影像,带有噪声复古电子乐… 这些元素之间的强烈违和感,也体现着它具有 “独特性” 的一面:展示个人品味,解构然后,这种独特性让 Bronze 56K 受到了大量关注,甚至远比 “滑板+蒸汽波” 这个定义要深刻得多。


借着与 HUF 的合作企划,不少人开始知道了 Bronze 56K

Bronze 56K x PALACE,两个蒸汽波滑板品牌能走到一起绝对是必然

其他:说它们是蒸汽波服装,不如说是传播它的平台

最后的部分涵盖了若干品牌,但我们要把它们归为一类。这些纯粹的蒸汽波服装,以 100% 搭载,不做任何修饰的阐释蒸汽波艺术为特征,虽然在实穿性上只能说见仁见智,但对于想要完全成为 “Vaporwaver” 的人,它们还是具备价值的。但由于这些品牌从根本上与 “服装品牌” 的定义有着一定距离,所以对于它们的内涵,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大家只做欣赏就好,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光顾他们的官网一探究竟。

DJ Roberto Piqueras 的同名品牌
www.robertopiqueras.bigcartel.com

曾恶搞过 BEEN TRILL 的 Yung Jake
yungjake.tumblr.com

netstyl.es
www.netstyl.es

Terrell Davis
terrelldavis.me

Cool Shirtz
www.verycoolshirtz.com

其实,与其说蒸汽波是种艺术活动,倒不如说它更像一种可以进行套用的设计模式 —— 把上述提到的几种元素,经过一定程度的解构、复制、粘贴与再结构,一个蒸汽波设计就完成了。当然,只要你经历过那个时代,便一定能够理解其承载的内核思想与其背后所包含的讽刺意味。相信之后,再看到以蒸汽波为设计理念的品牌陆续涌现时,你就再也不会大喊“不懂,不懂”了。
蒸汽波的流行,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必然。由于所谓“跟风”现象的演进,广受厌恶的“流行服饰”被追捧的时代即将过去。人们会渐渐渴望为自己贴上“反流行”者的标签,并将理念分享给他人,从而孕育出下一个 “流行”。这种矛盾,正如你喜爱的 ICON (比如陈冠希)也开始亲身驾驭起蒸汽波风格,那么这种以“反流行”为核心的文化,也将必然的沦落为“流行”。至于这个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我们也许能择日再谈,也许压根没这个机会了。
最后的最后,对于想要进一步了解蒸汽波文化,这里笔者也要为你推荐几部影像作品。相信在这些作品的帮助下,你一定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它,成为所谓“新浪潮”助推者中的一份子。

电影《Kung Fury》(2015)

动画电影《红辣椒》(2006)

动画电影《阿基拉》(1988)

TV 动画《JOJO 的奇妙冒险 第四部》(2016 连载放映中)

TV 动画《道子与哈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