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口勇颁奖典礼上,川久保玲罕有地现身授领,在被问及当下时尚之所谓时,这位人人望其项背的业界领袖以 “乏味” 呈其实。换角度思考,这也是文化媒介趋于单一、信息渠道几近闭塞所致使的啊。越来越多的人,仅依靠浏览咨询网站、刷阅社交媒体、借鉴设计模板,便试图速成为一名新世代的设计师。他们以雷同的主题、相似的产品架空市场,形式上的千篇一律让时尚行业逐渐丧失了 “光合作用” 的可能性,创意的氧分正流逝殆尽……

川久保玲点明无创新的行业不再令人兴奋(图片来源:Google)

由此看来,挖掘霄壤之别的灵感,沉淀耐人咀嚼的作品,确是聒噪环境下最为匮缺的,也是我们再审视的当务之急。服装(apparel)同时装(fashion)虽是只字之差,但却大相径庭。其削减的是文化赋予的深度,遗失的是历史承载的厚重。猝不及防的流行风潮,尽管对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然而,也让依旧会在书海中乘风破浪、寻觅己所未见的时装设计师们,与趋之若就者划分开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几位的书单,捕捉他们注入作品的创意源泉。

 

Rick Owens:挑衅美学的设计革命

独立先锋时装杂志《StyleZeitgeist》曾在他们发行的第五刊内页中,以大篇幅的报道窥探 Rick Owens 家中的灵感空间(书房)。颇为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位被外界粘贴上 “暗黑” 、“哥特” 等既定标签的设计师,其日常所涉的闲暇读物,内容却没像大家揣测的那样阴郁沉重。我们能找到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与天才诗人兰波的个人传记,绘制美国当代摇滚蓝图的《Let It Blurt》,定格边缘青年生活的 Nan Goldin 日记式摄影集,还有用不加粉饰的混凝土打造空间的安藤忠雄…… 从法国文学到日本建筑,用 “杂学” 来定义喜欢泛读的 Rick Owens 并不为过。

Rick Owens 家中藏书无数

但在嵌着一摞摞书籍的靠墙立柜之上,对 Rick Owens 品牌设计与形象树立影响至深的,就不得不提及那几本牵扯上 Robert Mapplethorpe 的作品集了。作为一个聚焦同性、受虐等引发社会激愤议题的摄影大师,Robert Mapplethorpe 的作品非但融入了他习就古典绘画的独特构图,更惹人议的是,在寂暗平静的黑白画面里,他尝试着制造出骇俗的视觉张力,呈现对峙公众的大胆尺度。不仅在品牌过往的广告宣传大片中采用类似的几何对称与光影层次,Rick Owens 连为自己的形象雕塑,都刻意暗藏 Mapplethorpe 式的挑衅。可还记得 2015 秋冬秀场上,真空裸露着裆部的男模接二连三地成群走出,在看客们满脸挂着诧异的表情时,他们仿佛在见证 Owens 用时装的形式,致敬 Mapplethorpe 于 1980 年拍摄的惊世名作《Man in a Polyester Suit》。

Rick Owens 致敬 Robert Mapplethorpe(以上图片来源:StyleZeitgeist)

 

Raf Simons:那个离不开艺术的人

被盛赞为安特卫普新六君子,Raf Simons 似乎早就顺其而然地,从前辈的手中转接承启了世人对比利时系设计师的期许。不过,那些因 A$AP Rocky “投资” 上身品牌服饰,而紧追 Simons 的青少年们,满以为 “Youth Culture” 才是他安身立命的金字招牌,可只要你稍对设计师的履历有所了解,就会改变这种片面印象。别忘了他也在 Jil Sander 浸润了长达 7 年之久的极简主义(Minimalism),更受命为跌至谷底的 Dior 掀起再复兴,虽与 Calvin Klein 的合作以不欢而散收尾,但这一路下来,Raf Simons 在每个品牌都留下过他追随艺术的足迹。

Raf Simons 任职 Dior 期间

“我没有一天不看艺术,无法解释,那是与生俱来的。” 这句出自 Raf Simons 口述的话语,恰能用来概括他最偏爱的书目类型。如果看过《Dior and I》纪录片,在 Simons 进行首个系列的印花测验筛选过程中,他身旁放着层叠起来的 Gerhard Richter 的画册,想必也吸引到了你的注意力。《Panorama》、《Zufall》、《Abstract Painting》…… 它们有的印着模糊如若失焦的风景画,有的涵盖被艺术家由清晰写实刮抹成抽象诗意的作品,这些 Raf Simons 连连惊叹、渴望复制到面料上的混淆色彩,创作性质与 Andy Warhol 的丝网印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既当代又实验的 Richter 绘画是 Simons 重新勾勒经典 Dior 女装的画笔,同时也成了顺畅艺术与高定衔接通道的敲门砖。

虽最终选用 Sterling Ruby 作品,但 Gerhard Richter 对该季启发极大(以上图片来源:Google)

 

Alessandro Michele:童话故事里的造梦者

假若要在众多时装屋中寻找另一位像 Alessandro Michele 那样童心未泯,对儿时旧物仍抱以好奇的设计师,恐怕是没有第二人了。从担负起复辟 GUCCI 的大责后,品牌借设计师一鸣惊人的颠覆性改造,凭复古高雅又不失当代玩味的形象,高亢猛进地问鼎了时尚王座。可大家也忍不住好奇,在 GUCCI 的万花筒被开启后,这般繁复至上的设计,如此走势到底还能维持多久呢?或许是我们多虑了,Michele 创造的梦境仿若没有醒觉的时刻,只要你开启这段冒险,它的故事就很难停歇,完全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Alessandro Michele 似乎总生活在梦境中

“我收藏了 35 册不同版本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Alessandro Michele 的恋物癖会令你咂舌惊叹。然则,也教我们认识到 Michele 上任后,何以有些 GUCCI 宣传大片的置景概念犹如一场童话。你会像掉进兔儿洞穴的小女孩爱丽丝,身处陌生的致幻世界里,一路上偶遇到不计其数的小动物,沉浸在虚构的故事置景、荒诞的人物设定中。Michele 假想的 GUCCI 寰宇兼备着其他品牌不曾找寻到的戏剧张力。

GUCCI 灵感汲取于《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大片置景

 

Virgil Abloh:达达主义的后进门徒

论及近年来最有流量的设计师,Virgil Abloh 无疑是我们需要单拎至前列着重探讨的对象之一。自掌舵 Louis Vuitton 男装部以来,业界对他的争议不减反升,只因原本并不受高级时装待见的街头文化,正似分支小溪汇入主流大海般,渐渐登堂入室,成为众多品牌投身追赶的风浪。可即便为人诟病平面图像设计的可轻易复制性,然而 Abloh 的新世代运营模式,使其名利双收,在见识他是个极尽其用的商业怪才时,你不能一票否定他晋任创意人后的 “功率” 。

Virgil Abloh 个人品牌 OFF-WHITE™ 致敬杜尚颠覆性作品《泉》

早前,Virgil Abloh 于个人社交账号上晒出自己的日常读物,最显眼的便是那本位于中间的《Marcel Duchamp:The Afternoon Interviews》。略微熟悉 Abloh 其人的朋友,便会知道他对杜尚是有多么推崇和喜爱,甚至柏林独立杂志《032c》的受访中,都谦称自己乃是这位达达主义领袖的信徒,每次创作均是理念上的致敬。该书记录了杜尚于纽约西十街公寓内数个下午的对话内容,不光探讨了生活与创作间的紧密联系,且向读者介绍了他整段艺术生涯的感悟。身为那个颠覆 “当代艺术” 概念、质疑学究评断作品规则的逆反者,于 Abloh 眼中,杜尚的存在无疑是他涉水高级时装领域的精神灯塔。

Abloh 对杜尚的理念极致推崇(以上图片来源:Google)

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对于一些创意者而言,搜索引擎网站便利得让人觉得这才是更有时效的方式,书籍不再是唯一获取知识与灵感的渠道了。我们特意约谈了两位设计师朋友,看看他们对于 “看书” 有何感受。

 

@erikhengshu & Jun Li

Hengshu Creative Director &  JUNLI 工作室 Creative Director

Karl Largerfeld 说书是不会嗑过量的精装毒品,在你看来,读书对一个时装设计师意味着什么吗?

Erik:降温,升温。

Jun Li:是种意识吧。书会影响认知,形成全新的自我。

日常偏爱哪些类目的书籍?

Erik:平时喜欢随笔和短篇,可以即刻拿起、放下的那种。也看传记,读完后的一段时间里,会有渴望成为那类人的正向能量,像持续补充维他命一样。伴随年纪的增长,逐渐喜欢上了阅读经典,学术却不花哨的内容,这有点像枝干关系。以前较爱关注令我耳目一新的东西,现在会平衡进一些亘古不变的道理,面对种种现象,很显然, “树干” 之于人的作用要更为重要。

Jun Li:如果翻阅的话,那必然是影集了。 不论影调还是观念,每个年代都有各自独立封存的印记,这些 “蛛丝马迹” 常常带给我惊喜。影调有时候就好比一段音乐旋律,是氛围、情绪上最直观的表述,可以在淡化舍弃言语的前提下,依旧给予观者一种交互的情绪共鸣。

Erik 家中书柜一角

最近读了哪些书呢,有为你带来怎样的思考吗?

Erik:Peter Stamm 的《我们飞》。只是单纯符合自己的心境罢了。同时,还二刷了Erich Fromm 的《爱的艺术》。书的魅力,在于很难用几句话便轻易地解释明白。

我也很希望准确回答你的问题,但更不希望误导大家,我觉得阅读本身就是一种逐渐形成的气氛,凝结在你身上,类似于一种像香水一样的东西。

Jun Li:Lucio Fontana 的《On the Threshold》。受到启发后,做了很多关于缝隙细节上的创意想法,包括衣服背后金属标志的设计也源于他。另外《DEREK JARMEN’S SKETCHBOOKS》也是让我非常受用的一本书,贾曼的手稿充分展现了他在创作过程中异于常人的思维模式。

Erik 的近期读物(以上图片来源:Erik)

怎么将书内文字或图片,由抽象转化成具象的创作?

Erik:商业创作倒是学习了不少,产品设计的灵感基本源于生活。可能潜移默化地涉及到了刚刚提到的这些(书籍灵感),或许连自己也未察觉到吧。《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有句话不是说,画一张完美的画,先让自己变得完美,然后再顺其自然地画出来。其实创作也一样。

Jun Li:我偏向琢磨影像的情绪,移花接木到作品中。而文字则是对内容本身的理解与分析,将设计概念转化为特定的行为方式表达,最终在新载体上得以呈现。当然,在绝大部分创作中,图片、文字、音乐…… 它们时常交织出一幕类似化学反应的故事,成为我设计时置身其中的假想空间。

Jun Li 工作室内的灵感空间

在新一季的设计过程中,可有哪些灵感汲取自书?

Erik:并没有直接的引用。阅读,让我愈加清晰地了解到自己 “笃定什么” 、“反对什么” 。

Jun Li:《RAVENS & RED LIPSTICK》,一本记录 1945 至 2017 年期间,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摄影师合辑,里面也囊括了我非常欣赏的摄影师,细江英公。透过它,能映射到不同时代背景下,政治、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巨大牵扯和影响,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近筹备的新一季男装系列,主题相关武侠,书中作品的表达手法和镜头语言,启示了我如何让历史与当下交融出可叙述的故事。

影像书籍助于设计师 Jun Li 拓宽想象(以上图片来源:JUNLI 工作室)

假若推荐 1 – 2 本你 Reading List 中的书物,会选择哪本?

Erik:《史蒂夫·乔布斯传》、《生活在音乐中》。

Jun Li:《Fan Ho – Hong Kong Yesterday》、《Alfred Stieglitz: A Legacy of Light》。

 

电影导演维姆·文德斯在拍摄《都市时装速记》,第一次套上山本耀司的作品时,便觉得浸透时间的衣服如此之舒适,好比在哀悼逝去的时光。没错,经得起岁月考验的设计,往往积蓄下的是历史、或文化、亦或理念的依托。

纵然,书物早已无法企及科技日新月异的更迭速度,论述媒介的好坏,单以是否用最迅捷的方式传播最新潮的咨询为衡量标准。浮躁环境的敦促下,创作者们并无丝毫思想上的进阶与沉淀,灵感接近被掏空,人们共享着近乎没有差别的信息来源,如出一辙的作品还能让行业继续昂首前行吗?到那时,恐怕连书中先知,都未必能解答这个提问了吧。

不能错过的内容

A$AP Rocky 推出《Don’t Be Dumb》周边单品
开云预测上半年运营利润将下降 40%-50%
时尚 - 1小时前 by terry
因 GUCCI 销售大幅下滑导致。
LOUIS VUITTON 推出最新 VIA Varsity Jacket 数字藏品
时尚 - Apr 23 by terry
售价为 7,900 欧元,限量发售 200 件。
GUCCI 将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 2025 早春时装秀
时尚 - Apr 20 by terry
当地最具标志性和文化意义的地点之一。
LOUIS VUITTON 发布 2024 早秋女装系列
时尚 - Apr 20 by Vera
与艺术家孙艺天合作,亮相上海西岸龙美术馆。
GUCCI 将于伦敦举办 2025 早春大秀
时尚 - Apr 20 by Woody
于 5 月 13 日在泰特现代美术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