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RETV - Mar 23, 2018 by 0033

为什么总有人为了买 Supreme 而打架?

还是与人为善吧…

万年不变的每周发售日(英、美周四,日本周六)对所有资深 Supreme 粉丝来说,不止是一周里最期待的一天,也是最紧张的时刻。2018 春夏第 3 周日本发售 3 月 10 日如约而至,Supreme x NBA x Nike 三方联乘本该是当天绝对的主角,直到

 

 

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这段在 Supreme 涩谷店附近上演的发售打斗事件轰炸过,虽然排队买东西过程中的全武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这次似乎和以往不太一样。

 

 

很快,日本新闻媒体就报道了这次治安事件。3 9 日下午 4 点左右,涩谷 Supreme 门口发生打架斗殴,受害者是一名 20 多岁的男性保安人员,施暴者则是若干名中国人。根据现场的视频,一名施暴男性在冲突时(用日语)说:那家伙态度很差劲!不仅用上雨伞,有施暴者甚至揣起了椅子砸向受害者的头部。等到警方赶到现场时,施暴的十数人已经全部逃走。至于为什么会发生冲突进而演变成打架斗殴,新闻中指出当时是在分发整理券(顺序号码牌),工作人员在核查排队人员身份时引起了冲突。东京都警视厅以涉嫌伤害罪开始寻找嫌疑人的行踪。

 

官方声明(图片来源:中国驻日本领事馆官方网站)

 

几天后,领事馆方面就发表了声明,提醒大家出门在外一定要 “遵守当地法律,文明购物”,各位请注意学习、领会。

 

三方联乘引发的 “惨案” (图片来源:Supreme New York)

 

 

两周过去,到现在这件事还没有定论,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对于这种屡见不鲜的排队冲突事件,大家都是各持己见,于是 NOWRE 小分队迎着北京迟到的初雪走上街头,听听大家对于这类暴力事件有哪些自己的看法。

 

 

看来地理上的界限丝毫不能阻隔信息的传播速度,尤其是这种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暴力事件,受访者基本都有所耳闻,也有自己的见解。

 

 

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了解事件的详细经过,不过大家对于暴力的抵制态度还是蛮一致。有人表示就因为买个衣服,不至于,商家的发售规则不完善应该负有一定责任;当然,近些年以 Supreme 为代表的街头品牌被过度热捧也为冲突埋下了祸根,本来就不是无限量供应,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按照市场规律来说,抢购、哄抬物价的情形在所难免在排队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已经变成了大家的共识。

 

 

由于包含了 Supreme、围殴、武器吸睛关键词,各种评论、争吵是绝对少不了了。事件发酵至此,网上的声音大部分都集中在对暴力行为的评价,显然,大多数人都觉得用暴力解决问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站不住脚的。

 

但凡事总有因,相信也没人会愿意看到这样的暴力结局,说到底,世界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果从更广阔的角度再看看,或许能够听到更多的声音,我们也尝试找了一下:

 

知乎上的匿名用户留言(图片来源:知乎)

 

微博上疑似事件见证者的评论(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除了知乎,在微博上的这条视频,被转载得最多的一个 post 有 1000 多条留言,其中大部分都是谴责暴力行为或者吃瓜群众的围观评论,但有零星两三人持有不一样的意见,他们似乎是事件的见证者,也许,这些声音能让我们更全面了解整件事情的原委。

 

综合知乎以及微博上这几位疑似知情者用户的“口供”来看,被殴打的是东南亚籍的安保人员,并非日籍店员,而在发生冲突之前,因为要求检查“在留卡”后不再允许排队的关系,这位安保人员说出了不太友好的驱逐言语甚至是作出了挑衅性的动作,因此双方发生了进一步的冲突,而这些,都是群殴视频以外的前置事情,也成为了这件事当中一些与众不同的存在声音。

 

这位网友和 Z 一样,对涩谷店店员态度差是有亲身感触的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除此以外,另一方面也有网友对 Supreme 安保态度提出了一定的质疑,作为小道消息,这种说法其实已经不是头一次出现了。

 

我们找到了在东京涩谷的 Supreme 有过亲身排队经历的 Z(化名),他告诉我们:很多中国人都会来排队,但保安经常会无故挑人出来,不让排队,中国人韩国人多一些。我觉得是存在歧视的,第一次排队进店后,店员态度很恶劣,我拿起一件 M 码羽绒服看,很想买,他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我用英文讲他也不明白,只能感觉到语气很凶,随后一起的留学生告诉我他的意思应该是不让摸。之后我拿着雪山(外套)的照片用英文问店员什么时候发售、怎么发售,他撂下一句不知道就走开了,准备问下一个店员的时候,还没等我开口,他就说不知道…”

 

尽管亲历过黑脸,但 Z 表示如果有喜欢的东西,还是会去排队购买,毕竟自己排到的意义不一样。不过这次事件后,他觉得中国人以后在那边排 Supreme 可能还是有一定危险的,自己异国他乡跟别人打架很吃亏,也别给领事馆添麻烦了。

 

Supreme 涩谷店发售日的日常 (图片来源:HYPEBEAST)

 

NOWRE 团队成员也有在 Supreme 店铺购物的经验,但并不是在事发的涩谷店,而是纽约布鲁克林店。店内不允许拍照之余,原来也不允许使用手机,他刚掏出手机没摁两下,黑人保安就走过来要求他把手机收起来,否则出去,态度当然也不咋的。当时因为考虑到这是出于店铺安保以及炒卖代购之类的发售问题,也就按照要求收回手机了,但没逛两步就看到现场也有在摁手机的外国人却没有被保安制止,就真的不知道这是区别对待还是他没有看见而已…

 

然而,对于 Supreme 安保态度或店员对待外籍顾客的态度问题,也有部分人表示是因为当地的“黄牛”所导致的,在这就不深究了。

 

这件事,不止在国内的社交网站上炸开了锅,实际上也在日本网民中引发了激烈讨论。不管怎样,出门在外你就不只是自己,也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打架这种在哪儿都是负面的行为,注定会给当地人留下差评。

 

另外,从事件在日本网站、论坛上的评论看来,还有一些日本网友对 Supreme 的发售规则和安保能力提出了质疑,甚至也有不少人指责拍摄视频的人为什么不上前劝架。

 

“黑五” 需要这样买东西 (图片来源:Google)

 

这次 Supreme 事件并不是购物冲突中的个案了,因发售而受伤都太常见了,甚至还有个说法:

 

 

每年都有 1,200 人死于球鞋

 

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要鞋,还是要命?” (图片来源:Sports Illustrated)

 

在球鞋界,因为稀有的数量加上高涨的价格,无数冲突爆发甚至酿成丧命惨剧,只为拥有一双让人眼红的球鞋。

 

彻夜排队成了爱鞋人的家常便饭 (图片来源:Sneaker News)

 

这个数字可不是我随口说的,它出自三年前一部名为

《Sneakerheadz》的球鞋文化纪录片,片中暗示了暴力行为是品牌的营销宣传手段,诱导大家把发售转化成疯狂行为。这部纪录片的导演 David T. Friendly 表示,1,200 人的说法源自反对这种策略的人在接受 ABC 采访时的粗略预估。也有报道指出,根据警方最新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死于球鞋暴力事件的人数超过 1,500 名,并且只有 8 成案件最终被媒体曝光。

 

其实不管是嫌疑人还是被害者,都是球鞋热潮的受害者 (图片来源:WXYZ)

 

球鞋暴力事件的开端要回溯到 1989 5 2 日,17 岁的 James David Martin 亲手杀死了 15 岁的 Michael Eugene Thomas,抢走了他脚上那双刚买的新款 Air Jordan,并抛尸在学校附近的树丛里;类似事件在那一年再次上演,16 岁的 Johnny Bates 在休斯顿被 17 岁的 Demetrick Walker 枪杀,只因 Johnny 不愿交出自己的 Air Jordan

 

影响交通而被叫停的发售现场 (图片来源:Snobette)

 

到了近几年,由球鞋而引发的非常规事件越来越集中在发售现场:2014 年,NYPD 叫停了 Nike x Supreme Air Foamposit One 的发售,因为海量的排队人群导致交通阻塞和安全隐患;同年,一名 15 岁的布鲁克林骚年在排 Air Foamposite One “Yeezy” 时挨了子弹;没过几个月,一名男子在纽约某 Nike Zoom Vapor AJ3 发售现场外掏出一把枪,导致发售被取消。

 

南京黑脚趾动作片现场 (图片来源:Google)

 

虽然我国因禁枪没发生过球鞋枪杀事件,但在巨大利益面前,黄牛们可谓使出了十八般武艺。由大爷大妈组成的抢鞋雇佣军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逢发售都能见到这些平均年龄最大的 “Sneakerheads”;当然,去年在上海 iapm 由椰子引发的群体暴力冲突更是人尽皆知,尽管不再是先到先得的 Old School 发售机制,但抢鞋软件 “Confirmed” 的自身 Bug 再次为黄牛提供可乘之机,没尝到甜头的人当然气不过;再到今年年初发生在南京黑脚趾发售现场的斗殴购物暴力事件总是离不开黄牛这个关键词。

 

 

网络的普及极大地体现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特质,提到球鞋,除了好不好看、价格高低、稀有度之外,球鞋暴力也成了热搜关键词。当然,球鞋只是能引发暴力冲突的最具代表性单品,除此之外,Supreme、各种超稀有联名也为这类不友好事件提供了温床。

 

在传统观念里,花钱的都是上帝(当然,现在绝大多数场合花钱依旧能当大爷,除了抢春运火车票的时候),本该享受上帝待遇的购物行为,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味?或者说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不管是 SupremeAir JordanYEEZY,还是春节火车票、非典时的口罩,这些东西看起来没什么太多的外在相似度,但关注度高、限量供应导致的供给远超需求是它们的共同内在特点。对我们来说,春节火车票、非典时的口罩毫无疑义是刚需,但对狂热粉丝来说,SupremeAir JordanYEEZY 这些就是他们世界里的刚需。因此不管是自穿还是拿到二级市场进行贩售,原价购入都是最好的选择,排排队这种没有现金成本的代价就显得十分微不足道了,一切为了利益嘛。

 

 

于是,排队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

 

当时 Supreme x LV 在北京 798 的 Pop Up,反正是人山人海

 

还记得去年炒上天的 Supreme x Louis Vuitton 联乘吗?品牌方面原计划要在纽约邦德街开一个 Pop Up Store,于是向曼哈顿当地社区居委会提交了开店申请,但在随后举行的两场听证会上,社区全体成员无一例外地投出了反对票,他们不希望原本安静的邦德街被排队的人群打扰,如果再因此引发什么暴力冲突的话,十分不合算。看来为爆款排队容易引起治安问题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作为去排队的消费者,既然无法改变发售的规则,但至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旦参加排队活动,就该接受排队本身的规则,长时间的等待是提前可预计的,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控制住因为等待引发的负面情绪是最基本的排队礼节。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大打出手,那因寻衅滋事被警察叔叔请去喝茶也挑不出什么理。

 

耗时又磨人的排队,理性最重要 (图片来源:Sneaker News)

 

如果碰到歧视、不友好的服务态度,其实也有几种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继续排队、购买,反正你是冲着商品去的,刺耳的声音可以暂且放到一边,最终买到心仪单品的愉悦能抵消前面发生的插曲;或者确实特别影响心情,无法委屈自己继续,那潇洒地转身离开,多花点钱寻找其他购买途径就行,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除了回骂或者动手这种极端行为之外,可以寻求正规途径投诉、举报甚至报警,除此以外你还能录制视频记录一切的发生,也是种低碳环保的维权手法,最起码不让自己理亏。

 

从发售商家角度看,如果没有一个提前公开的、完善的发售规则,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现场的争议、冲突,或者是对消费者的区别对待,那你就应该好好反省了。虽然因为爆款而引发排队对商家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宣传机会,但如果酿成暴力事件,负面的效应也会被放大,因为组织和安保的不利必定会成为舆论的矛头所指。

 

 

当然,网络上关于品牌方面的饥饿营销传闻一直就没断过。《Sneakerheadz》导演 David T. Friendly 说:其实不管每年因球鞋死亡 1 个人还是 1,000 人,品牌制造商都应该尽最大限度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生命。” “现在商家把这些球鞋当作梦想营销给大众,这让孩子们对它的渴望演变成暴力和冲突。演员、球鞋收藏家 Mike Epps 表示。

 

 

面对饥饿营销的猜测,受访人意见各不相同。有人坚定认为这就是饥饿营销,如果不在发售前让大面积精英上身、引发病毒传播,不搞所谓的限量发售,哪会出现争抢的场面;当然也有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对品牌来说,不限量显然更有赚头,尽管二级市场火爆异常,但品牌实际上也不能去贩子那里分一杯羹。当然,关于作弊、勾结这种不阳光行为是大家一致痛斥的。

 

除了真粉和贩子,跟风去排队的吃瓜群众和因为火就掺一脚的人也是存在的,不过买东西这件事并没有谁对谁错,钱在你手上,你可以选择买什么不买什么,只要不违反规则,购买动机并不重要,都不该被区别对待,也不该被道德绑架。如果非要揪出问题的源头,那只能归结于购买机制的不完善、部分人的有色眼镜、店员态度以及部分消费者的情绪吧。

 

 

 

当然,除了日本 Supreme,类似的冲突在巴黎 Supreme 门口也上演过:

 

 

Supreme 变得越来越紧俏的今天,看来世界各地的粉丝都容易为购买它而引发矛盾。

 

在互联网和马太效应的双重驱使之下,不仅类似暴力事件得以迅速传播,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热门品牌曝光率的持续攀升。人类的逆反心理这时候开始作祟,难买、稀缺激发了大家的 “潜力”,无所不用其极地想要尽快得到,不管是排队、加价、代购,还是用机器人、开挂,然后循环往复。

 

社交标签化的时代,这种情况在将来不敢说一定会有好转,但现阶段暴露出的问题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一方面可以促使商家改进发售机制,尽量营造出公平的氛围,比如很多人提到的网络登记,中签后你再去现场拿,虽然抽中几率并没有增加,但实名登记后到店购买会相对安全一些;同时也提醒所有消费者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能用脑子和理性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回归原始了

 

消费说到底就是追求一个好心情,不管是为了穿上开心还是卖出去挣钱,如果因为排队发生冲突而破坏了原本的好心情,东西买不到之余还抱着一肚子气回家,好像更亏吧!

 

 

特别鸣谢:三里屯太古里

PHOTOGRAPHERCosmo 摄像师:KC
EDITOR姜琼

不能错过的内容

Lil Yachty x Nike 服饰系列即将同步发售
Lil Yachty x Nike Air Force 1 即将迎来全球发售
球鞋 - 19小时前 by Woody
12 月 2 日上架更多渠道。
fragment design x Nike Air Zoom Spiridon 或将于下月发售
球鞋 - 23小时前 by Woody
原鞋款出自传奇设计师 Tinker Hatfield 之手。
Travis Scott x Jordan Jumpman Jack TR「Dark Mocha」发售在即
Trae Young 成为 Jordan Brand 签约球员
Corteiz x Nike Air Trainer Huarache 再释新配色
时尚 . 球鞋 - Nov 23 by Mingo
区别前作,展现温柔宁静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