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年前,韩国设计师 Dongjoon Lim 将个人品牌 Resistance 正式更名为 POST ARCHIVE FACTION(PAF),并以出乎人们意料的速度,成为东亚先锋时装的一匹黑马。但时尚行业的残酷在于,再惊艳的风格也会被时间消磨。

PAF 联合创始人之一 Dongjoon Lim | Via houyhnhnm
过去两年,PAF 虽稳定输出,却逐渐陷入执着于 「实验性户外」的同质化困局。风格定式令消费者日趋审美疲劳,季末打折成为常态。直到今年,不再年轻的 PAF,似乎正用全新的蜕变,唤醒人们的热情。
「Drifters」
事关时间、流浪与自我重塑

在 Pitti Uomo 108 亮相的 PAF 26 春夏系列「Drifters」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首度获邀成为特邀设计师、登上 Pitti Uomo 108 的 PAF,选择在佛罗伦萨利奥波德火车站带来自己 26 春夏系列新作——名为「Drifters」的主题,宣告了他们意欲华丽转身的决心。
PAF 26 春夏系列「Drifters」现场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斑驳工业墙体与锈蚀金属构件组成了整个秀场,曾操刀 Calvin Klein、Helmut Lang 秀场的光影艺术家 Thierry Dreyfus 用倾泻的细沙在现场打造出巨型沙漏,为 PAF 对时间流逝与品牌转折节点的隐喻,做出具像化表达。
PAF 26 春夏系列「Drifters」作品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这一主题下的哲学思辨,也延伸到 26 春夏系列的服装作品本身:本次新系列,一反常态地用风衣、西装、皮夹克等实穿性款式,取代了过往高频出现的冲锋衣、机能夹克等户外属性单品,相对淡化了品牌原本根深蒂固的「实验性」理念。
PAF 26 春夏系列「Drifters」设计细节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多以纯黑、枪灰、深棕为主色的暗色系基调,借由光感合成纤维、粗花呢、毛呢等非传统面料获得层次升格;不对称的裁片堆叠、裤装边缘被「剖开」式的磨碎处理,以及适当留白处特意添加上的镂空结构,也在保留 PAF 标志性立体剪裁的同时,以重新解构的高级时装质感诠释随性与精致的并存美学。
PAF 26 春夏系列「Drifters」设计细节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Drifters」的惊艳转向,其实并非 PAF 的一蹴而就,今年 1 月在巴黎发布的 25 秋冬系列,已显现出端倪。
PAF 25 秋冬系列 | Via TECHUNTER
廓形皮夹克、灯芯绒收腰夹克、落肩版型西装等更趋近高级时装语言的作品,成为颠覆人们「PAF 是户外时尚品牌」的一针「兴奋剂」。
从彼时的巴黎,到如今的意大利,PAF 的这场自我转型证明, 在 Pitti Uomo 的舞台、在欧洲——高级时装的「第一现场」,似乎才要真正完成。
从忠于基因到渐进式变革
东亚时尚的发展进程

PAF 从风格固化到基因革新,经历了全球化高级时装的必经升级道路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PAF 早期依靠「功能核心(Function Core)」亮点迅速崛起,鼎盛期间所缔造的明星设计,不可谓不深入人心。
从 2020 年开始的 3.0 系列起,PAF 就已凭借对户外服装极具想象力的立体结构改造,而树立起自身先锋意境时尚的风格招牌。
POST ARCHIVE FACTION 2020 春夏「3.0」系列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彼时各类褶皱、蜷缩乃至不对称几何线条布局、可随意切换轮廓形态的冲锋衣、雨衣、伞兵裤等标志性单品,分走了不少所谓「Ki 味」「Vibe 风」等彼时大热风潮玩家的注意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新世代 Gorpcore 风格品牌的画风探索,做出了范例。


POST ARCHIVE FACTION 入围 2021 LVMH 大奖半决赛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POST ARCHIVE FACTION 也迅速收割大批造型玩家 | Via Reddit
2021 年,持续推新至 4.0、4.0+ 系列的 PAF,也闯入了当年度 LVMH Prize 的半决赛阶段;愈发多粉丝的推崇、穿搭玩家的上身,要说将 PAF 推至了当时南韩时尚的人气「头把交椅」位置,或许也不为过。
POST ARCHIVE FACTION 2021 春夏「4.0」系列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但过度依赖尼龙、网眼、抽绳、功能口袋、隐藏拉链等户外元素,一方面稳固了 PAF 新概念户外功能时尚的风格定位,另一方面,也多少限制了品牌的横向发展维度。
从 2023 秋冬「5.1」系列开始,PAF 表现虽依然稳定,但难免落入「过度户外化」的重复循环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改名初期隐喻在名字中的「对档案设计重组结构」初衷,渐渐被公众认知固化为风格垂直的机能时尚品牌。而对于 PAF 本身,趁热打铁、继续发挥所长虽无可厚非,却也加深了这种「定位偏离」的认知印象。
PAF 2024 春夏「6.0」系列,对户外服装款式、面料的执着,逐渐令人审美疲劳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好在这种「一条道走到黑」的情况,在持续到 7.0 系列开始,又开始迎来转机。可能是终于下定决心摆脱定位误解,可能是对偏离了品牌初衷幡然醒悟,又或是为了进阶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的真正高级市场领域,PAF 毫不犹豫地作出了转向。
「7.0」系列开始,PAF 有意在款式、面料、剪裁、实穿度等层面作出设计转向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更多选用诸如优质皮革、毛呢、灯芯绒等质感面料,来替代尼龙、透气网纱等功能性材料;剪裁方面,也通过更日常化的融合,取代了原本太偏「展示性」「概念性」却相对忽略了实穿度的手法。从「户外怪圈」中跳出的 PAF,一点点回到了真正「重组解构档案」的设计正轨中来。
POST ARCHIVE FACTION「8.0」系列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从首尔,到巴黎,再至意大利,PAF 的「转身」无疑是众多东亚品牌想要壮大都避不开的发展路径;但好在他们并没有一刀切地完全与过去风格作出切割,在「Drifters」系列的闭幕造型中,仍可见融合西装剪裁与可拆卸功能兜帽这种「典型 PAF 式」的混合设计。
「Drifters」系列中,PAF 并未完全摒弃过往善用的风格特征,而是做出了迭代更新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对于东亚品牌,这种保留核心 DNA 的渐进式变革,相比彻底颠覆来说,更有利于维持原有受众,同时也为进军全球化风格市场,留下了足够的优化迭代空间;在这一点上,PAF 显然做出了聪明的选择。

保留自身基因,同时作出进阶迭代,PAF 也必须迈向从「属地化概念性」美学到全球化高级时装的路径 | Via POST ARCHIVE FACTION
回顾过往以日本时装品牌为领军代表的东亚时尚历史——COMME des GARÇONS、YOHJI YAMAMOTO 或是 ISSEY MIYAKE 等前辈,当「概念性属地特征」这样鲜明的美学范式逐渐失去新鲜感后,如何构建更具普世价值的时装设计语言,成为共同课题与必经的探索路径。

已在渐进式变革道路上找准方向的 PAF,在意大利留下了自己的风格足迹,此后或许还会涉足更远、更广的高级时装圈层;未来惊喜与变数,永远让人好奇。而以此为参照,对于当下更年轻、更有潜力的东亚时尚新力量们来说,PAF 这样的发展轨迹,俨然也已足够有学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