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 2013 年的「Yeezus」巡演,头戴 Maison Martin Margiela 定制水晶面具的 Kanye West 现身舞台,竖立在旁的还有一台「不起眼」的鼓机。当他敲下机子上的按键,触发《Runaway》一曲的第一个钢琴音时,全场从「屏息以待」即刻切换至「人声鼎沸」。Kanye 把玩着他眼前的这台 AKAI MPC 2000XL,没有乐手,没有乐器,仅通过这个小「盒子」里传输出来的数字音符,循序渐进地调动起观众们早已高涨的情绪。那场演出,也在后来成了粉丝心目中「封神」的现场。
这台机器同样出现在《Runaway》的音乐电影里——「凤凰女」伴随着 Kanye 用 MPC 奏出的《Power》鼓点和人声 loop 起舞的画面,也成为了《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这张作品的最高光时刻之一。


Via《Runaway》音乐电影
如果说 TR-808 鼓机的标志性厚重音色定义了《808s&Heartbreak》的「心碎」时刻,那么灵活多变的 MPC 系列采样器则几乎塑造了整个「Old Kanye」时期的主旋律——自出道专辑《The College Dropout》开始 Ye 就用 MPC 2000 创造了其中的大量歌曲——其出色的 beats 制作和采样手法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多年以后,你甚至可以在 Frank Ocean 这样的 R&B 歌手的专辑《Blonde》里,听见他的制作人 Om’Mas Keith 在同一款设备上敲出的全然不同的节拍和旋律。
事实上,鼓机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的欧美乐坛就已经开始展露头角。然而早期的鼓机大多昂贵,且需要使用者对音乐制作和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因此,AKAI 公司发现了市场上的这一空白,开始制造相对更亲民的产品。与之协力打造的便是 LinnDrum 和 LM-1 等知名鼓机产品背后的主脑 Roger Linn。双方的首次合作,即 AKAI 首款 MPC 60,于 1988 年诞生。这个由 16 个敏捷且可编程的打击垫组成的 MPC 60,允许你录制任何你想要的音乐片段并储存在设备里,将这些采样按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排序,并通过 pitch(改变音调)、chop(切分)、shrink(收缩)、stretch(延伸)等功能来制作独一无二的 beats 和 loops。

DJ Shadow 用 MPC 60 制作的首张专辑《Endtroducing…..》 | Via Mo’ Wax
这种可以让使用者随心所欲地对鼓进行编程,还能对节奏进行量化以矫正节拍准确度的一体式机器,不仅让彼时风靡的采样音乐得到革新,还得以成就了当时的一代音乐制作人。尤其是对于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制作训练的 hip-hop 音乐人来说,MPC 成为了他们不再需要一个完整乐队,甚至也可以不去到录音室就能创造复杂节奏的专属「乐器」。在之后的整个 90 年代至 00 年代初期,AKAI MPC 可谓经历了整个以欧美 hip-hop 音乐为首的流行音乐文化变革,成为了当时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传奇 producer 人手必备的宝物。
Warren G 的经典 G-Funk 歌曲《Regulate》就采用了 MPC 60 编程的鼓型;Dr. Dre 在《The Chronic》和《2001》两张作品中都使用了 MPC 3000;DJ Shadow 使用 MPC 60 制作了他的首张专辑《Endtroducing…..》(这张唱片完全是用各种 sample 拼凑出来的);Q-Tip 的第二张个人专辑《The Renaissance》甚至索性就拿了台 MPC 当做封面。

Q-Tip 与他的 MPC | Via Vinyl Factory
J Dilla 更不用说了,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 beatmaker/MPC 使用者(可能没有之一)。通过 MPC 3000,同样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他将 soulful、funky 之感的 loops、标志性的低频纹理和意想不到的 samples 结合成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声音效果。这不止体现在他的经典个人作品《Donuts》里,Dilla 的神仙技艺起初在 hip-hop 组合 A Tribe Called Quest、Slum Village 以及 The Pharcyde 那些专辑中就早已展露无遗。他总能在海量的 digging 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素材,并将耳朵里聆听到的东西在大脑中过滤,最后将这些声音切片通过自己天才般的采样手法,几近破坏性地将那些他钟爱的老歌采样翻来覆去重组。Jay Dee 曾经用过的 MPC 3000 甚至被位于华盛顿的非裔美国人历史国家博物馆收录,以代表这位底特律传奇曾经缔造的辉煌。

J Dilla 在敲打他的 MPC 3000 | Via The Find Mag
从未有像 MPC 这样诞生 30 多年之久的音乐技术,至今仍以同样的方式和工作原理,助推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完全不同的音乐制作人。甚至许多 MPC 的旧款型号仍在现今的二手市场上流转出售,被音乐人们物尽其用。也或许正因为 AKAI MPC 蕴藏的文化意义远超于简单的「产品」层面,才会招徕 Supreme 这样一向热衷于「贩卖」文化的街头潮流品牌主动合作吧。

Via supremecommunity
前段时间 Supreme 发布的 2021 春夏系列新品中,就混入了一台联名款的 Akai MPC Live II。相比较以往 Supreme 的联名生活好物——大多是有了 Supreme 的水印加持便即刻「封神」——这次的合作款 MPC 倒有了一丝 Supreme「反蹭热度」的意味…… 尽管这台联名采样器已经售罄,但对于大多数真正的音乐人来说,醒目的 Supreme 大红配色和高出 30% 的溢价(零售价 1698 美元)显然丝毫不吸引人。
今次,我们特别找来了国内的三位 MPC 玩家,他们也是知名的 hip-hop beatmaker/制作人——来自滇声气的 Oldirtycoast、fRUITYSHOP 的 Jinsfake、明堂的 Major Yao——聊了聊他们各自的 MPC 音乐作品、他们最爱的那些 MPC 制作人、为何他们对旧款 MPC 仍怀有「老派」的固执,以及他们对 Supreme 联名款 MPC 的看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MPC 甚至要比真实乐器更具创造性」——Major Yao

Oldirtycoast - Old, Dirty & Creative | Via Wow Cool Records
你们入手的第一台 MPC 型号是什么,目前用得最多的一台是?
Oldirtycoast:第一台是二手的 MPC 2000XL。当时我的制作仍完全依赖于电脑,但我发现我喜欢的很多制作人都会使用 MPC 制作,而我的制作人朋友 Ambon 也一直鼓励我使用 MPC,所以就决定购买了。2000XL 的性价比很高,也是 Pete Rock 使用的型号。不过二手机子也要看机遇,我当时刚好就碰上了这台机器。
现在用得最多的是 MPC 4000。我在去年发行的个人专辑《Old, Dirty & Creative》整张都是由 MPC 4000 制作的。

Jinsfake 目前用得最多的 MPC 3000 | Via Jinsfake
Jinsfake:我的第一台是 MPC 2000,那会儿上大学所以没什么钱,攒了两个月的生活费就从 eBay 上买了,找的还是淘宝代拍。选择 2000 的最大原因是当时看了很多 Damu the Fudgemunk 的视频,他就是用的这台机器。另外加上价格也合适,看着方方正正的、比较有样儿,就直接决定是它了。
目前用最多的是 MPC 3000,而且现在也只剩这台 MPC 了,可以说我的多数作品都用到了这个机子吧,第一张专辑《Resonance》几乎全部是在 3000 上完成的。

Jinsfake – Resonance | Via Undaloop Records
Major:买过唯一的一台是 MPC 2500,就是想用 MPC 来做 beats。当时不太懂 MPC 型号的区别,只知道 2500 是最新的型号,所以觉得可以安装光驱和硬盘内存,使用起来会比较方便。不过我没用它做出过任何音乐,只是拿来练习、学习、熟悉 MPC 的制作流程。像是夏之禹的《游戏》、《Hometown》、《Young Lover In da Hood》这三首歌,都是我用 MPC 制作流程的音乐作品。

Major 家中的设备一览 | Via Major Yao
MPC 从 80 年代诞生以来,可谓在 hip-hop 音乐的整条历史长河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我们现在去到一些唱片店、酒吧,你也会看到有人把这台鼓机当做「收藏品」一样摆在店里。你们认为它的特别之处在哪?
Major:MPC 影响了现代音乐的制作,看看我们现在用的音乐制作设备,几乎都有 MPC 的影子,而它的打击垫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元素。Sampler 和 chop 的功能,也成为了每台具备打击垫的控制器的必备制作流程。
Jinsfake:MPC 肯定算是在 hip-hop 这种音乐风格中扮演着一个基石性质的存在,用 MPC 做出来的经典歌曲可能不计其数。这个暂且不说,从对音乐上的影响来说,MPC 影响了很多人做 hip-hop 音乐的方式,它的 chop 非常方便,而且可以互相把声音切掉,然后有 note off 模式,可以自己控制采样出来多久,还有一轨一轨叠加的这种 sequence 的方式……这些都极大影响了整个 hip-hop 伴奏的风格。另外,MPC 的音色确实特别好(比起你直接电脑里拽一音色来说)。
Oldirtycoast:对了,MPC 还有它独特的 swing(摇摆)功能,其它机器也有 swing,但是 MPC 的 swing 有它自己的特点。
Oldirtycoast 与他的 MPC 3000 | Via Oldirtycoast
MPC 虽然是台数字机器,但它在音乐性上的可延展空间可谓是非常大的。比较妙的是,早几款 MPC 全称还叫 MIDI Production Center,后来索性改叫
「Music」Production Center。Roger Linn 也曾在 MPC 3000 的说明手册里写道:「你可以把 MPC 3000 当做我们这个时代的钢琴或者小提琴。」你们赞同吗?
Jinsfake:我赞同,其实他的意思是说可以把 MPC 当做是一个乐器,其实它就是一个新型的乐器。有人的乐器是鼓棒,有人的乐器是吉他,hip-hop 制作人和 DJ 的乐器可能就是鼓机和唱机,而且 MPC 上面有非常舒服的打击垫,音色放在上面其实你就是在演奏,敲鼓也好、敲采样也好,其实也都可以是演奏。当然你也可以玩那纯编排范儿,但 MPC 本身肯定是具备了乐器的这种属性。
Oldirtycoast:没错,而且 MPC 的设计也让它便于现场演出。
Major:我认为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MPC 要比真实的乐器更具创造性。试想一下,你演奏了一段钢琴,然后采样到 MPC 里切片、重组、在打击垫上寻找这些声音的组合,肯定是你演奏不出来的。这段钢琴肯定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这样创作一下就变成了跳跃思维。这种工作方式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它打破了以往创作的惯性思维。
「旧的音色和节拍,跟所谓的 old school 毫无关系」——Jinsfake

另一位传奇「节奏大师」Pete Rock 也受到 J Dilla 的深刻影响 | Via Mello Music Group
很多制作人心中的偶像 J Dilla 当初就重塑了 MPC 3000,他的那台机器甚至后来还被历史博物馆当做展品了。Questlove 也说过 Dilla 那种开创性的编鼓方式甚至也影响到了他打鼓的思路。Dilla 也影响到你们了吗?
Oldirtycoast:Dilla 当然影响了我,他是游戏的改变者。他创作的方式天马行空,改变了人们对 hip-hop 的固有认知,让人觉得用 MPC 也能创造无限可能,为后人提供了很多思路。我最喜欢的制作人 Pete Rock 也受到 J Dilla 的影响,你们可以听听他的《Petestrumentals 2》,是不是有点 Dilla 的影子?
Jinsfake:我觉得所有做 hip-hop 的制作人多多少少都被 J Dilla 影响过,如果说你不认识那你绝对应该去听一听,因为他不光是说只做 boombap 或者只做一种风格。从我自己来说,学到的就已经太多了。鼓就不说了,无论音色还是他的 groove 都可以说很顶级了。最重要的是,其实是他那种跨出传统 loop 类 beats 的即兴、随机的编排。他的很多东西都已经跨出了比如 4 个 bar 的 loop,会让你觉得一直是在变化,然后有一个非常随机或者说即兴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听着就非常 human,就不是说纯粹像是拿鼓机编排了一个节奏出来那样。
Major:Dilla 也是我最喜欢的音乐人之一,他对音色、节奏、bass 和音乐空间方面的有着独到的理解。听他的音乐你会感觉每个采样、音符的 timing 都恰到好处。我很赞同 Jinsfake 说的,他赋予了 beats 更多的「人性化」处理。无量化的 bass、drum 和采样更像是乐手在真正地演奏,而不是采样机精准的音序排列播放。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 Dilla 的好兄弟 Madlib。从 Quasimoto 到 Freddie Gibbs,Madlib 缔造了无数经典的 track。他的采样技巧可以最大程度地提炼出一首歌曲的精华部分,有些甚至只是短暂的几秒,这足以体现 Madlib 超强的审美和 digging 能力。

Madlib | Via Beattips
Kanye West 算是 2000 年以后的一代说唱歌手里很早就使用 MPC 的了,我认为他就是一个用 MPC 来塑造新音乐的很好的例子,你们怎么看?
Jinsfake:新音乐还是老音乐,跟用的设备没太大关系,用老设备还是可以做出很新的音乐,用新设备也可以做比较传统的音乐。Kanye 在音乐生涯早中期用 MPC 和 ASR 的那会儿,做了非常多牛 x 的伴奏,包括给 Common 做的一些 beats,可能是我最喜欢的 Kanye 的制作。他肯定一直有一个情怀在那儿,而且也觉得用得比较顺手吧,不然也不会说一直在用这个机器。
Major:MPC 塑造新音乐已经不局限于 hip-hop,像 Flying Lotus 虽然使用 MPD,依旧是打击垫流程,但是他做出来的音乐却已经是另外一个领域。

图中的 MPC 2000XL,是 Kanye 很长一段时间的制作工具 | Via flickr.com@angelonfire
即便 AKAI MPC 系列一直在推陈出新,功能也越来越多且简易,但像 DJ Premier 却用他的 MPC60 II 从 90 年代一直制作到了现在。对于 Premier 的这种「固执」,你们有什么看法?
Major:每个制作人都有自己熟悉的制作流程,大家都会选择自己顺手的方式。至于 MPC 的型号只是在声音和制作流程上有所不同。我想 Premier 可能更喜欢 60 二代的声音。
Oldirtycoast:有种普遍的观点是认为使用老机器就是种「情怀」,但我认为情怀只是附加的因素。老机器有它独有的音色、音染,那个年代用这些机器创作出太多经典的作品,甚至可以说定义了「hip-hop 之声」。所以想要保留当年的感觉,你用当年的机器当然再适合不过了。现在很多的音乐制作插件也都尝试模仿老机器的声音。

MPC 专业户 DJ Premier,你几乎能在所有他的工作照片里发现一台 MPC 机器 | Via YouTube @AkaiProVideo
追求这种比较旧的音色和鼓点节拍的人,它一定是人们口中所谓的「old-school」和「老派」吗?其实在我看来,如何用硬件采样的传统制作手法来实现不断的创新,其实是一件非常考验创造力和想法的事…
Major:Old school 和 new school 的音乐制作方式我都有尝试,我会用到 MPC 的工作流程处理 new school 的采样和编曲部分,这并没有什么冲突。这之间更像是一种传承。Old school 和 new school beats 都需要大量时间去挖掘好的音乐素材,并且聆听。创作期间你需要大量的制作练习,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你能从音乐中听到多少,你就能做出多少,就能评价多少。
Oldirtycoast:很多人对 old school hip-hop 的概念理解有所偏差,其实在 old school 时期 MPC 还没出现。创造力来自于制作人,MPC 只是一个帮助制作人去实现这些想法的一个工具,而且 MPC 的功能在今天看来也非常完善,能实现很多想法。
Jinsfake:我也觉得追求那种旧的音色或者喜欢老的节拍,跟 old school 什么的毫无关系。好的音乐是不会过时的,所以也没什么新旧之分。我也不关心做出来东西以后别人听着觉得老不老派或新不新。我当时的感觉是什么样,我就做的是什么样,问问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就行了。最终的最终,还是想法最重要。科技只为想法服务,找到适合自己的机器玩起来就行。
「Supreme 联名款确实没什么吸引力」——Oldirtycoast

Cookin’ Soul《LO-BAP BEATS》专辑封面 | Via Cookin Soul Records
新一代还有什么音乐人/producer 是使用 MPC 来制作音乐,且让你印象非常深刻的吗?
Oldirtycoast:Damu The Fudgemunk 是不得不提的名字,如果你觉得他还是不够新,那我再说几个,比方说大家都喜欢的 Cookin’ Soul、Klim Beats、Sickness MP 也都是 MPC 的使用者。
Jinsfake:Exile 他可能也不算新一代的制作人了吧,不过确实算印象比较深刻的。他的用法跟别人挺不一样的,在他手里 MPC 绝对可以算是他的乐器了。
Major:我知道 AraabMuzik。

沉迷于钻研 MPC 2000XL 的 Cookin’ Soul | Via YouTube @cookinsoul
总的来说,想要掌握这类音乐制作,作为一名音乐人/producer,他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Major:比较多…… 从聆听、乐理、乐器、混音、风格、审美,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音乐人是一个特别容易半途而废的职业,有特别枯燥的地方,也有创作中的那种兴奋。希望还在这条路上的朋友能继续坚持。
Oldirtycoast:如果是 hip-hop 制作人,那他需要大量的听歌积累,各种类型的音乐。一方面这些音乐没准就会成为你的采样素材,另一方面多听 hip-hop 也能让你从别的制作人那里学到一些手法。当然对硬件或者软件的一些基础操作肯定是必要的,还需要有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力。
Jinsfake:我的建议首先肯定是得喜欢做音乐,你要天天做音乐就头疼难受,那肯定就别做了。

Via Instagram @buckwild_ditc
前不久,Supreme 和 Akai 联名了一款 MPC Live II,你们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呢?感觉对于真正的音乐人来说,这样的联名款是并不吸引人的。而对于普通的人说,它也只能被当做家里的收藏品罢了…
Major:就我而言,我从来没关注过联名乐器,注意力基本上都在音乐本身。
Oldirtycoast:我认为这一联名的达成应该是双方都觉得有利可图,Supreme 以此拉近与 hip-hop 的距离,Akai 让自己能出现在潮流平台。对我来说确实没什么吸引力,不过也许就有人愿意为它买单,就像你说的,单纯用来收藏。不过我倒是看到制作人 Buckwild 手上就有一台。
Jinsfake:我个人没什么看法。关键是,这个也不好看啊,哈哈。
说了这么多,不妨来推荐一下你们最爱的三首 MPC 歌曲?
Major:J Dilla – Come Closer (Instrumental) ;Pete Rock – Play Dis Only At Night;A Tribe Called Quest – Word Play
Oldirtycoast:Y-Society – Never Off (On & On);Rakim – When I B On The Mic;Most Ralf N Lark – No Dreans,No Jokes
Jinsfake:J Dilla – Still Shining (Instrumental);Gang Starr – Above The Clouds;Damu the Fudgemunk – Paranoid

即便现在愈来愈多的音乐制作插件、软件都尝试模仿起 MPC 采样器工作流程和独有的老旧音色,但 MPC 的价值可能远不止它的便利和历史重要性。更关键的是,这个和 laptop 一般大的「盒子」鼓励了那些「从零开始」的制作人/音乐人们,不断地 dig、拼贴、重组,并用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那些疯狂的节奏律动。同时,也让身为听众的我们,得以感受时代交错的经典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