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扯谈,接下来要介绍的品牌,确实与周星驰的《家有喜事1992》有着一些雷同手法,在此之前,先看看这部经典喜剧里的一些剧情…
常欢:“你这身打扮是来自哪的?”
常欢:“你不可能看不出这是来自哪部戏的造型吧?”(荷里玉:“我看不出…”)
常欢:“给你一分钟时间好好想一想。”
别想了,答案是《醉拳甘乃迪》。这只是《家有喜事1992》里面,常欢(周星驰饰)用来忽悠荷里玉(张曼玉饰)而乱编的一部戏,不过倒是这种“造型模仿”,在这部电影里却是十分常见。
荷里玉的打扮,与玻璃上贴的麦当娜海报
站在电影院前的荷里玉,跟当时《风月俏佳人》的女主角是一样的造型…
呵呵,《人鬼情未了》,这个就比较经典了
这部都没看过的话,估计聊不下去了,《未来战士(终结者)》…
你知道,今天并不是要来安利这部电影的,只是想借用一下“造型模仿”的桥段和那句经典台词,接着,请看下面这张图。
“你知道这身造型来自哪吗?给你一分钟时间好好想一想。”
“造型模仿”,不单是很多电影的惯常手段,在我们常常接触的时尚潮流界里,其实也有不少,只不过在这圈里通常被设计师称作“灵感来源”。
再给你点小 Tips :刚才的那张图,跟电影其实没有关系,却是与一个著名的时尚歌手有关…
怎么样,想到了没?没有也得马上揭晓了。
来自已故传奇摇滚歌手 David Bowie 《HEROS》 专辑封面的拍摄造型。刚刚那图片,则是纽约品牌 R13 Denim 发布的型录照。
R13 Denim ,才是本篇的主角,待会儿继续介绍,先再看点有意思的。
R13 Denim 都效仿了哪些造型?
跟《家有喜事1992》雷同的是,在 R13 Denim 的那些型录里面,也藏着很多这样的“造型模仿”,例如上图这三,认出来了吗?
没错,就是 Grunge (油渍摇滚)大神 NIRVANA 的 Kurt Cobain ,除了标志的条纹,还有中间那件经典的毛衣,最特别是这件衣服还以 Kurt 的名字来命名…
说到 Grunge ,当然少不了这种造型,如果你看过某部电影的话,应该难不倒你。
《The Breakfast Club(早餐俱乐部)》,左边是主角 John Bender
1985 年的《The Breakfast Club(早餐俱乐部)》,这个造型就是来自戏里面的主角 – John Bender 。这部经典制作也是 80 年代 Pre-Grunge 社会青年的电影写照,可能与当代年轻人的共鸣太大,这种打扮也一直影响到 90 年代初 Grunge Look 的演进(负责剧组服装的人也这么说),不多说了,说再多还不如你直接去把电影撸一遍,继续往下看。
时间再往前推 10 年,少不了 Grunge 的前身 Punk (朋克摇滚),上面这个“PUNK’S NOT DEAD PUNK’S SLEEPIN’ DRUNK”,直接套用了旧时那张很经典的 Punker 照片。连里面的 Punk Graffiti 字体都是一样的…
左边是 R13 Denim 型录,右边的男士则是 Sid Vicious
如果你觉得这跟造型没什么关系的话,那 Sid Vicious 这个半裸加锁扣项链的搭配也够标志性了吧?
这张呢?有没有想起那件…谁的皮衣?留意领子上的那两个 U.S 别针…
嗯, The Ramones 乐队(图里面是吉他手 Johnny Ramone ),还有他的 Schott NYC 皮衣。
一开始就进入时尚百货 Barneys 里卖的这牌子,是何方神圣?
不再举例子了,有点累。不过看了那么多,你应该也能发现一个定律,从摇滚歌手 David Bowie 到朋克代表 The Ramones 、 Sex Pistols ,再到 80 年代中的 Pre-Grunge 文化,及其后的油渍摇滚标志乐队 NIRVANA 等等,全部都跟摇滚音乐相关,这个 R13 Denim 到底是何方神圣?
念起这名字的话, R13 你可能没什么概念,但 Denim 是什么你总该知道吧?丹宁。听起来,这完全就是一个关于丹宁的品牌。事实也是如此,丹宁设计是 R13 Denim 的核心产品,打从品牌第一季开始,那些丹宁产品就已经登陆 Barneys New York 的货架上卖,要知道,能挤进这家时尚百货的,基本都是赫赫有名的各种大牌。
这是何德何能?那时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设计师品牌,这感觉都是快要上天的…而这一切,完全就是背后主理人的个人倒影。
R13 Denim 创办人 – Chris Leba
Chris Leba ,在他发布首个纽约时装秀(2016 秋冬)之前,可能只有少部分人会知道这个名字(我也没听过)。虽然 Leba 曾在 Ralph Lauren 从事了 19 年的设计工作,之前也担任过设计副总裁一职(已离开),但感觉一直都很低调。
是太忙了吗?跟许多设计师身兼副职一样, 2009 年 Chris Leba 还在 Ralph Lauren 的时候就已经创立出 R13 Denim 了,在 Ralph Lauren 和 R13 Denim 的工作室之间两边徘徊。初期时,在美国想要成立一个以丹宁为主的品牌,也并非像打造其他服装那般容易。他们这种“食之无味”的小品牌产量,负责生产大单的大工厂压根就不会搭理。
正好在一次意大利的旅行中,出于朋友搭路的关系, Leba 找到了一家意大利的丹宁作坊。与普遍美国量产不一样的是,意大利出品会更专注于工匠手艺的方面(也是为什么意大利制造能享誉全球),因此在产量上也相当之少。这让 Leba 萌生出一个孤注一掷的想法,把产地移至意大利,把生产规模缩得更小之余,也好在品质方面有所提升。
Barneys 官方网站中 R13 Denim 的售卖页面
后来,他把这个小众的贵价丹宁品牌放到 The News (最通俗理解就是一个时装展厅)的 showroom 上,就被 Barneys 相中了,之后的事刚才也提到了,进入 Barneys 里卖…且是每一季的…
今年初才走了品牌的第一场秀,感觉更像个摇滚演出
R13 Denim 2016 秋冬季度走秀
直到今年一月, Leba 才刚刚结束掉 19 年的 Ralph Lauren 生涯,一心一意投身于已经接近 7 年时间的个人品牌 R13 Denim 之上。年初的时候,在 New York SOHO 迎来了品牌的处子秀 — 2016 秋冬季度系列。除了熟悉的丹宁产品外,整个系列都贯穿着 Punk 与 Grunge 的摇滚视觉(呵呵,还有长臂猿袖子?)。当然,怎能少了那些走秀的背景音乐,像 《Fuckers》(Savages 乐队)、《Disorder》 (Joy Division 乐队)、 《Souvlaki Space Station》(Slowdive 乐队)等等,一切的一切,全是摇滚…
灵感来自 Grunge 与 Punk 摇滚的一季,上面的都很 Grunge
还有 Punk ,左边那件毛衣是不是有点 Seditionaries 的味道
刚也提到了,开始时罗列的那些“造型模仿”,统统都与地下摇滚相关,哪怕你不认识 Leba ,但无论从哪一点都能看到,这设计师就是一个摇滚乐迷。
对于 Leba 初到纽约的 80 年代中期,你知道的,只要互联网络一天不发达,地下文化能在“地下”酝酿的时间就又多上一天。
80 年代初期摄影师 Michael Lavine 在西雅图拍摄的人文图集,逐渐出现的 Pre-Grunge 社会青年现象
80 到 90 年代那期间依旧还是摇滚文化的炙热时期,然而朋克、后朋克、新浪潮和 Grunge 等等都分别占据着地下摇滚乐坛的一席之地,那种神秘又叛逆的青年共鸣、无限泄愤也不怎么花钱的音乐魅力,吸引着一帮年轻的追随者。那时的 Leba ,正值最容易受亚文化影响的青年时期,因此也成为了其中一员。“简直太酷了,当时我才逐渐意识到,时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Leba 在 Barneys 给他做的采访时,曾如此形容这段“被打通任督二脉(时尚)”的过程。
同样是 Michael Lavine 的图集作品
他(Leba)自己也说,以前在 Ralph Lauren 里从事设计,一直都在怀缅着那种关于美国过往的美好景象。但对于他个人来说,这些都只是日光下的事,相对地,他也看到了地下文化这一面,这些来自亚文化的衍生物更是不可忽略的,也是属于这个国度的,在服装设计之中,同样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就像海绵一样,你吸收了什么,榨出来的多多少少也一定是什么。 Leba 主理的 R13 Denim 基本就是如出一辙的现象,因此你也看到了,各种摇滚代表的经典造型…
说到底就是一种“不停的轮回”。又回到了最初周星驰的经典之作《家有喜事1992》,在 80 、 90 年代的香港电影里,能轻易看到世界各地汇聚而来的不同元素,吸收后以幽默的方式重新表达,再次在地球的另一端成为代表之作(也像那年代的香港乐坛,很多都是来自日本的调调,但也能打造出像邓丽君这样的经典人物)。
对于各种各样的地下文化,尽管已相隔几十年,到今天还是不停的被时装设计所轮回,成为经典的例子不在少数。 R13 Denim 虽然刚起步不久,但能交出这种成绩也算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吧,就像当年《家有喜事1992》的后续发展,往后的《花田喜事1993》、《家有喜事1997》同样也是百看不厌,希望这牌子也一样咯,现在,我得再去回味一下这些最爱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