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 365 天,有多少天你是穿着牛仔裤度过的?」

「简直数不清了好吧…」

闲聊的时候和朋友说到牛仔裤这个话题,聊了两句突然发现:就算是还不知「潮流」为何物的年纪,大多数人的衣柜里也总会有条牛仔裤,而且经常穿。这条最早受到淘金工人启发而制作的特殊工裤,会在诞生后的 150 年中被人们视为「永恒的流行产物」,这一点倒是连 Levi Strauss (LEVI’S® 创始人)也不会想到的。2020 年 5 月,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牛仔裤销量将在 2027 年达到 30 亿美元,而每一个美国人的衣柜中平均都会有 8-10 条牛仔裤——甚至会分不清昨天和今天穿的牛仔裤是不是同一条?

牛仔裤不仅仅风靡美国,从巴黎、米兰时装周的 T 台到国内任一个城市的街头,都能找到这款男女、老少皆宜的单品——牛仔裤已经从最初的「Made in USA」变成了如今的世界流行文化。打个比方,美国流行文化最主要的输出国之一——日本在接触到了牛仔裤之后,现在俨然已经变成不亚于美国的「丹宁大国」了。

日本丹宁品牌 POST O’ALLS 推出 1993 年款经典丹宁夹克复刻 | Via POST O’ALLS

不仅国民接纳程度高,日本人还能在美式牛仔裤的基础上进行吸收、重塑,形成具有本土特征或者说日式精神的牛仔文化。这样的日式丹宁历史,已经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演进,从上世纪中期开始便有不少日本品牌专注其中。前不久,日本丹宁品牌 POST O’ALLS 更基于 1993 年的经典产品 Engineers Jacket 展开了一次复刻,可以想象,能够称之为「复刻」,日本那种浓厚的丹宁氛围也能多少从这些小节点中体现而出。

但要是从头聊起日本丹宁,那么 POST O’ALLS 最多也只算是「冰山一角…中的一角」吧。毕竟二战过后,第一条牛仔裤就在日本阿美横町集市出现;而现在,日本已经是享誉全球的「丹宁大国」了。牛仔裤对于一代又一代日本人来说,不仅是日常穿着的服饰,而是早已蜕变成为贯穿 20 世纪中、后期的社会文化了。



日本人眼中的牛仔裤,代表着美国大兵、常春藤、嬉皮士…


Via The Rake

上世纪 50 年代,牛仔裤对日本人来说是什么?既是从未见过的稀奇玩意、被称作「美国大兵裤」,也是阿美横町集市中的「流行商品」。

众所周知,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经历过一段「盟军统治时期」——大批美国士兵来到日本,也带来了他们见所未见的商品与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已在美国「人手一条」的牛仔裤,则是最早输出到日本的外来文化之一。

驻扎在港口的美国士兵将穿过的牛仔裤当成了「付款时的货币」,这些二手衣物又被辗转地拿到了上野的阿美横町集市中贩卖,因为新鲜好奇与不常见,这些东西反而变得十分抢手。彼时,牛仔裤在日本人的心中代表着最触手可及的先进文化、最前沿和与别不同的「潮流」。

战后日本最大的「牛仔裤市场」——阿美横町集市 | Via Zennosuke Yamamoto

说到牛仔裤真正开始进入日本民众的生活,还是要从 1957 年日本放宽对进口服饰的限制法规讲起。日、美两国正式开放海外衣物贸易之后,阿美横町的许多二手服装商闻风而动,大量来自 LEVI’S® 、Lee 的牛仔裤随之远渡重洋来到日本,一开始大部分是「二手货」,但随着政策的放宽,新款也开始逐渐出现在市场中。

拥有硬挺外形、纯正原色丹宁布料的进口牛仔裤自然人人都想要,但过高的价格却成为了令这种商品无法在普及的最大限制,导致牛仔裤在当时的日本只能是「少数人的时尚」。

由丸尾服饰推出的牛仔裤品牌 Big John 是 1960 年代最畅销的日本本土丹宁品牌之一 | Via Long John

W. 大卫·马克斯所著的《原宿牛仔》一书还原了 50 年代末日本人开始着手生产「Made in Japan」牛仔裤的场景——并不是那种用粗陋的棉质长裤染上靛蓝染料的仿制货,而是从制作的机器到布料,甚至铜铆钉、拉链这些小配件都从美国进口的精制品,价格比进口牛仔裤实惠得多,也更容易在商店中买到。

如 Big John 、EDWIN 等日产丹宁品牌在 60 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到了 1966 年,日本本土的牛仔裤年销量已经达到了 200 万条——相比于单纯依靠进口的 50 年代,这时牛仔裤在日本的消费市场已经算是初具规模了。

电影《码头风云》中的马龙·白兰度 | Via The New York Times

除去依靠商品输出打开市场,牛仔裤能够与日本产生「不解之缘」,也要归功于文化层面的输出。年轻的马龙·白兰度在《码头风云》中饰演一位装卸工,牛仔裤搭配工装夹克的形象因电影的卖座而受到了日本青年的争相模仿。

因为观看电影、喜爱欧美影星而被「种草」牛仔裤…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令日本年轻人的圈子里掀起了一股「丹宁热」。除了电影之外,我们同样能在彼时最畅销的时尚读物《Take Ivy》中觅得许多穿着牛仔裤的常春藤大学生。

出现在《Take Ivy》杂志中的牛仔裤 | Via 《Take Ivy》

美国人在校园里穿牛仔裤的机会远多过卡其裤,但为什么在当时日本人的观念里,牛仔裤并没有成为 Ivy Style 的代表单品之一呢?

现在想来可能有 2 种原因,其一是牛仔裤在 Ivy Style 风靡日本之前就已经被赋予了比较多元的意义;其二也是因为(当时主要推动 Ivy Style 风潮的品牌) VAN 并没有怎么涉足丹宁领域,其所关注 Ivy Style 的部分更多在美式西装、卡其裤这些对当时的日本年轻人来说更「新鲜」的单品上。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Take Ivy》也可以被视为推动牛仔裤在日本地区产生更多文化认同感的作用力之一。

诚然,常春藤风格服饰在日本销售火热,令大众对美式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进一步提高,但原本与 Ivy Style「同源」的牛仔时尚,却在 60 年代末被另一批年轻人赋予了新的社会文化内涵。此时,镜头正转向 1969 年的新宿车站…

纪录片《1969 : Shinjuku West Exit Underground Plaza》 | Via Throw Out Your Books

水泄不通的站台、蜂拥而至的人潮、站在台上唱着「黑夜之中,黎明之前,战火即将燃起」的摇滚青年…这些年轻人被称为日本的「嬉皮士」一族,代表着反主流、反传统的新消费主义与亚文化,也是 60 年代末日本社会运动的「主力军」。

处于传统与新派文化、制度冲突期的日本,不同阶层之间本就存在着无可避免的社会矛盾,但实际上日本年轻人开始采取例如占领车站、广场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会游行、反抗示威这种激进的方式也是和美国人学来的——或者说,那个时候日本人的反主流文化运动中都带着不可忽略的「美式色彩」。令年轻的日本大学生们受到感染的,不止是来自美国西海岸的思潮,同样也有这群「美国激进派」的着装风格:

牛仔裤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部分。

69 Haru-aki chika hiroba》 | Via Keiya Ouchida

于是,牛仔裤在「美国大兵裤」、常春藤校园着装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日本嬉皮士的象征。在被赋予如此社会文化内涵之后,牛仔裤变得比以前更「叛逆」了,甚至被年轻人当成了「对抗」Ivy Style 的武器。

其实不止这些宣扬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年轻人,就连将 Ivy Style 带入日本的那一批人都开始质疑 60 年代末常春藤风格在日本社会中的身份转变。《原宿牛仔》一书中记述:一开始输入日本的 Ivy Style 的确是一种反社会主流的前卫文化,但在经年累月地得到日本大众认同后,却变成了一种「穿上会让家长更放心」的着装。

既然穿 Ivy Style 会被视为「Good Boy」,那么与之截然不同的「Bad Boy」自然也需要一个有身份认同感的文化载体,处于社会冲突前沿的牛仔裤自然「当仁不让」。对于日本丹宁品牌来说,这种有点消极作用的新身份赋予看似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更像是空前的推动力一般,直接提升了日本消费市场中牛仔裤的受欢迎程度——1969 年底,牛仔裤在日本的年销售量已经达到了 700 万条,比 67 年高了 2 倍不止。

由日本杂志《MEN’S CLUB》盘点的 60 年代日本时尚,牛仔裤亦是其中之一 | Via kamigata

20 世纪 60 年代是日本的「经济成长最盛期」,藉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政治制度、大众文化亦在这一时期迎来了重要的转折,而 10 年之中时断时续的社会运动浪潮则是在上升期之际所遭遇到的挑战。但所幸的是,奏曲中的乱章并没有成为覆舟的巨浪,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风平浪静。在《原宿牛仔》一书中也提到了,随着青年社会运动的告一段落与「嬉皮士」一族退出历史舞台,牛仔裤与 Ivy Style 则在 70 年代人们的眼中再次拥有了相同的文化内涵:实用、回归基本的便装。

男性时尚读物《MEN’S CLUB》在 1977 年推出了一本「日本 1960 年代时尚特刊」,美式西装与牛仔裤搭配毛衫、运动鞋的休闲穿着都成为了其中的主人公。这个时候,牛仔裤已在日本消费市场中拥有了庞大而稳定的消费受众,接下来等待着它的,则是一段细水长流的平稳发展。

除此之外,另一股在 20 世纪末异军突起的「丹宁浪潮」,相对上述久远的日系丹宁发展历史里面,也许对于不少人来说会更为熟悉一点。



里原宿,自成一派的丹宁文化


「LAST ORGY 2」中身破坏穿牛仔裤的藤原浩、高桥盾与 NIGO® | Via 《宝島》

别说发展至今,光在上世纪末段,日本的服装文化体系早已相当成熟,已经能以百花齐放来形容。在日本丹宁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早已不只有「追求美式细节、日本剪裁」的个别派别,各种工艺、玩法的牛仔单品就像分支一样筑起了一个庞大的结构体系,诞生于 90 年代的里原宿文化,也有其独当一面的众多例子。

Via 《宝島》

那些在 90 年代让日本街头潮流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的主理人们,因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实际上都有着十分相似的一面。20 多岁的年纪、忠实的音乐爱好者(甚至也可以说是优秀的乐手、创作人或 DJ)、而且…同样深受到丹宁文化的影响。

BAPE® 2005 E-BOOK | Via worthpoint

不过里原宿的一派,就与文章开篇提到的 POST O’ALLS 以及诸如 FULL COUNT 等众多日本丹宁品牌在「流派」上显得截然不同。来到千禧年代,里原宿丹宁文化更迎来了爆发反哺到亚洲、美洲地区的集中阶段。把 BAPE STA 作为印花盖在裤裆、后兜上的 BAPE®,其浮夸的风格亦曾经风靡一时。

左:LEVI’S® FENOM 右:DENIM BY VANQUISH & FRAGMENT | Via Grailed

另一位同样爱好丹宁的里原宿领军人物藤原浩,更是联合 LEVI’S® 亲自监制了支线 FENOM。因为陈冠希的上身演绎,成为了 2000 年代国内潮流玩家心中「梦幻逸品」的「闪电牛仔裤」,这时的 FENOM 已经不是日本丹宁领域中浓墨重彩的「阿美咔叽」语境,在玩家的属性背景中,可能这样的丹宁系列会显得更加现代、新潮。

NEIGHBORHOOD 2004 RIPPER 以及 2004 BASIC WASHED | Via Google

泷泽伸介喜欢美英文化的偏好,也是十分容易就能够从他所主理的品牌 NEIGHBORHOOD 中看出,在此前提下,丹宁单品就变得不可或缺了。然而 NEIGHBORHOOD 在丹宁领域上也衍生出了自身的一套风格,曾经风靡整个里原宿,甚至靠着新兴起的互联网及代购行业,快速发酵到中国香港以及大陆地区。

在 90 年代末到千禧年代之间,在 LEVI’S® 以及 LEVI’S VINTAGE CLOTHING 为主的复古牛仔裤风潮之中,如果你从色落、损坏以及布丁效果来看,NEIGHBORHOOD 的丹宁设计会显得更加另类一点,从追求「阿美咔叽」的一派看来,更是八杆子打不着的状态。实际上,这并没有孰好孰坏之分,只是换个角度,丹宁文化在日本如繁花般的发展,已经在制作意识和产品形态上比它的发源地美国显得更「多姿多彩」了。

从影响力看来,这阵子的牛仔裤似乎被里原宿一代赋予了新的文化标签——我们姑且称之为「里原宿潮流」。不过,里原宿的牛仔裤并不是单纯凭借这些「大人物」的影响力而声名大噪的,其成为潮流领域中流行事物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正如刚才提及的那样,丹宁文化早已在日本筑起了庞大且繁复的结构,背后支撑着的,是一个成熟的消费市场。

就如前面提及的「阿美咔叽」概念,早在 80 年代日本的设计师们就提出了这种有别于纯粹美式文化的日式新风格——アメカジ(Amekaji),也就是提倡回归基本款、最大化服装的舒适度,相比 50 年代进入日本的 Ivy Style 更具休闲感。虽然还是以美式风格为主轴,但「阿美咔叽」的成型显然已经展现出了日本人在吸收舶来文化后能自成一派、甚至数派的特征。

KAPITAL 从 80 年代的丹宁制衣厂变成了如今人们眼中日本丹宁文化的代表 | Via KAPITAL

这种思维上的转变同样发生在日本丹宁市场。举一个对现在的年轻人比较耳熟能详的例子——这几年因「Boro」备受关注的 KAPITAL ,早在 80 年代曾经是一家丹宁加工厂,并且为服饰品牌 45R 代工。现在我们看到的 KAPITAL ,相比 60 年代忠于美式丹宁的 EDWIN 、Big John 而言有着太多不同之处,譬如更多地结合运用日本传统工艺,这些流派不同的日式丹宁文化,就是在这样数十年的衍变过程中诞生。

自上世纪 90 年代一直坚持做丹宁的日本品牌 FULLCOUNTS | Via FULLCOUNTS

除了 KAPITAL 之外,上世纪 80 、90 年代的日本亦涌现了出许多专攻丹宁单品的品牌,除了 POST O’ALLS 以外,例如 Denime 、FULL COUNTS 以及 Pure Blue Japan ,一直坚持做丹宁的日本品牌,可能现在并非如今年轻消费者的首选,影响力也没有那么高,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都是整个日本丹宁文化中一个个小的节点,趋同的风格自然而然地也让他们形成了自己「派别」。

从 1950 年代到今天,在牛仔裤这个品类里面,其实就已经反映出了日本不同时代下的流行文化衍变。这篇文章只摘取了一些片段,浅谈了几个相对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实已足够能看出,如今牛仔裤已经是具有一定跨文化与跨时代属性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则能承载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些其实都会跟着每代人的生活方式转变而发生不同的微妙变化。这样说来,称牛仔裤为「因时代而生的潮流」,好像也不为过。

不能错过的内容

NEIGHBORHOOD x Dr.Martens 最新合作登场
时尚 . 球鞋 - Nov 18 by Woody
呈现全新设计语言的 SMITH 4HOLE 以及 PENTON LOAFER。
NEIGHBORHOOD x SUICOKE 2024 秋冬新作登场
时尚 . 球鞋 - Nov 14 by Vera
聚焦 SUICOKE 人气鞋型「NEW WAVE BIT-BOOT」。
NewJeans x 藤原浩全新合作系列即将发售
时尚 . 生活 - Nov 12 by Vera
11 月 14 日上线 LINE FRIENDS 官网。
NIGO® x Nike Air Force 3 Low 全新配色「Baroque Brown」释出
藤原浩亲晒与 NANGA 的最新合作
时尚 . 生活 - Oct 31 by Woody
带来更加完整的床品阵容。
梅赛德斯-奔驰携手 Moncler 联合 NIGO® 推出 Past II Future G 级越野车限量特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