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下无虚 VOL.87 | MYGE 赵墨:年轻人不该天天陷在几个热门品牌里拔不出来
总是被个别消费者左右,那品牌的角色就错了。
成军于 2007 年前后的 MYGE 算是第一批国内原创街头品牌,在如今越来越多年轻品牌冒出的环境下,坚持了十余年的 MYGE 实属不易。许多人对于 MYGE 的评价都是街头调性十足,同时还拥有难得的出众质素。去年 MYGE 携手 RANDOMEVENT 走出国门,亮相国际性潮流展会 ComplexCon。前阵子 MYGE 更是把 18 春夏的新品展示会搬到了东京,据说反响同样不错。
众所周知,国内大多数原创品牌都立足于南方城市,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通等都是优势。从地域上来讲,创立于北京的 MYGE 也是一个街头品牌中的 “少数派”。记得之前有位粉丝在后台留言问:“究竟如何才能建立起一个品牌,绝对有人有很好的设计,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带着这个问题,这一次我们也来到了 MYGE 的工作室,与主理人赵墨聊了聊。一个多小时的对话都整合在了下面的采访中,看过之后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赵墨
国内原创街头品牌 MYGE 主理人
「 没有资金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
听说你酒量很好?
酒量还好,我那是瞎喝,但确实喜欢喝酒,从来不躲酒。现在这群做品牌的朋友里,大家的酒量都比较势均力敌,不过我还没见过谁特别出类拔萃,大伙声势上都挺足的。
前段时间《POPEYE》总编辑木下孝浩离任,外界认为这是近几年数位化浪潮的冲击,你怎么看这件事?
《POPEYE》每一期我都会买,我觉得杂志这种东西是比较专业的,包括版面、平面设计、语言等等,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东西。但也不是说新媒体的东西不好,只是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阅读传统纸媒的方式。现在信息爆炸,每天接触地东西很快很新,大家也养成了用手机划拉划拉看过就过的习惯。而且各类型的社交媒体也都出现了,甚至自己都能成为自媒体。但我还是觉得看这些网络上的资讯,不如手上拿本杂志,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来回翻阅彻底参透它的感觉好。
MYGE 办公室书架上摆放着大量的《POPEYE》
当初是怎么开始做起品牌的?
我大学毕业后先是进广告公司工作了两年,那段实践经历让我知道虽然在校学的东西没那么具象,但落到实际工作上,你做的和表达的观点都需要很明确。后来我到央美继续学习,学的视觉传达,平面类的。那会通过朋友看一些香港的潮流杂志,对比国内的服装感觉从概念上完全不一样。咱们那会还是佐丹奴、真维斯的年代,总的来说就是看过更好的东西了,就对所处的环境不太满意了。觉得自己的眼界有点短浅,应该打开思想,就开始不断上网搜罗资料。那会每天脑子里都是这些东西,跟老师上课讲的不一样。但在美院学习的经历还是很好的,因为在审美、思维方式上它会给你一个方向,让你不会太片面;之后做品牌也有比较专业的东西可以支撑。
从美院毕业之后我又进了老师的一家公司,那会上班都是游离的状态。要生存,但又因为做的东西不感兴趣跟自己较劲,整个人很矛盾。后来受不了就辞职了,当时正好认识了我一个好哥们马壮,俩人一拍即合,决定做点东西出来。记得那会我到彩印店把过去做的所有图形设计都打出来,看看哪些能用在 T恤、卫衣上。两个人拿着之前工作的积蓄,就这么开始了。
很多街头品牌都立足于南方城市,为什么 MYGE 会选择北京?
虽然一开始就接触了一些朋友,知道南边资源比较好。但北京毕竟离得比较近,周边也有些小型的工厂,那会也没什么开发计划,就近就开始做了。之前北京也有一些品牌,集中在南锣鼓巷那片。当时我们的衣服也放在东四、南锣的一些店里寄卖,不过那会困扰的事情比较多,品质做的也不理想。中间品牌甚至停了一年做整理,后来我们也尝试以设计单位的形式去外面接一些单,就这样才慢慢养住了 MYGE 这个品牌,因为没有资金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 以前的消费者在心理上会自动给这些国内街头品牌降档 」
从一开始以图案设计为主再到后来 MYGE 形成完整的体系,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最开始做东西的想法比较简单,不系统也不太考虑季度和主题。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后我们开始计划如何做出系统的东西,就算款式或数量出的少一点,也要把品牌调性塑造起来。当时日本品牌对我们的冲击很大,产品的质素和整体的状态让人觉得很扎实。我们就把目标定高,希望能做到日本品牌那样的程度。
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当年日本那种原色牛仔裤特别火,NEIGHBORHOOD、WTAPS 都出过。我们当时也想做出相同的品质感,费了很大劲找类似的丹宁布和辅料。后来到了加工环节,厂家反馈的价格和数量我们根本无法承担。不想现在的工厂面对小订单有小订单的处理方法,那会的工厂就觉得你别开玩笑了,耽误人家做大生意。
高成本、耗时久,让人苦于做产品这一块。后来我们也自己总结,生产和销售是非常紧密的关系,只有你的销售冲上去了,生产才可能不会受到厂家的牵制;你达到厂家数量的要求,两者的矛盾也就解决了。但销售这事又没那么简单,早期我们相当于是以一个高昂的生产成本在和这些工厂打交道,慢慢的他们就觉得这几个年轻人也不容易,后来也成为了朋友,单小也帮我们做。我们也就敢尝试再做一些工艺更复杂的产品,设计可以落实到生产上了,这是比较大的一个飞跃。
面料样品
在与工厂建立起稳定关系之后,工厂也会主动给 MYGE 提供一些新的面料样品做参考
一些消费者好像对 “质量好” 这个概念有误解,比如 “好坏” 通过衣物厚薄来评判。
没错,其实有误解这件事情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部分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还是不太理智。一是对于专业的东西他可能不太懂,二是也许他自己的需求也不太明确。比如我们夏天做 T恤会比较注重克数,手感要硬一些。有的顾客买回去说穿着这么热怎么回事,但若是做透气了吧可能又觉得薄、会漏点,反正总是有不满意的点,但我觉得做品牌最核心的还是要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东西。如果总是被个别消费者左右,那我觉得品牌的角色就错了,因为品牌你本身就是要去推行、影响某个群体的。
MYGE 对于品质的要求比较高,不希望我们的产品让消费者拿到手里就跟纸一样。我们希望大家用这个价格买到品牌的东西,跟自己心里的预期是对等的。
对于价格,以前的消费者在心理上会自动给这些国内的街头品牌降档。会说 “你的设计不都是拿人家国外的吗?” 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虽然街头文化发源地在美国、日本或其他地方,但文化整体都是属于年轻人的,它有包容性。我觉得全世界喜欢街头文化的人,大家在想法上是有共识的。而不是说这个模式只属于某个地域,这样太狭隘了。如果你说五年前我们跟别人的差距很大,那在不断理解、积累了五年以后,这个差距虽然还有,但不是那么大了。
「 品牌要卖的还是自己,有外力帮助当然好,但不能依赖 」
MYGE 单品的洗水标上都用到了中国国旗的元素,为什么会做这个小细节?
这还是跟美国的街头文化有关系,比如说 Supreme 的一些帽子,里面标都是一个美国国旗,写着 “Made in USA”。我觉得虽然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现在国外对我们的认知还是有些模糊。
MYGE 洗水标处的国旗细节
以我们这次去日本办的 18 春夏系列展示会为例,很多日本人过来看,他们对于设计和品牌的完整性很吃惊。他们也许以为中国的品牌还停留在过去某一个阶段,没想到原来中国品牌现在可以发展到这种程度。所以我们会向每一个来展会的人展示洗水标,其实你到异国他乡做这个事情,自己是很有使命感的,想要证明一些事情。日本人很讲究,当他们对你的品牌很感兴趣,并且表示跟日本当下流行的品牌不相上下,那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认可。如果他们能接触到国内其他有自己态度和文化的品牌,相信他们会更吃惊。
MYGE 2018 春夏系列东京新品展示会现场
那这次 2018 春夏的新品展示会为什么放在东京进行?
之前跟 RDET 在 ComplexCon 上先试过一次,我们也是想看看两个不同地域的反响。像美国人性格比较直,在美国的展会现场大家都比较随性,觉得东西不错的话当下买了穿上就走。日本人则更细致一点,对于面料、织法等等会不停地跟你沟通。日本这次来的都是一些买手或 PR 等负责市场的人,MYGE 第一次在日本露出也是希望先给他们留下一个比较深的印象,之后再去就能有些收获了。
不只服装行业,很多市场好像都挺依赖明星的,你怎么看?
我觉得全世界都是这样,大家多少都会依赖 Icon 的影响力。我们管这叫送衣服,单品能让时下最火的明星上身,对品牌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比如我们上季度的产品,那些嘻哈歌手的造型师也都借过去穿,不论实际销售会不会提升,如果有机会我们当然会做这件事,但不会一味追求。因为我觉得品牌要卖的是自己,还是要把自身产品做好。有外力的帮助当然好,但不能依赖。
「 你这品牌让人给抄了那是好事,值得高兴 」
好像很多主理人都受困于打版问题?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今天看到某个东西,也许两天后在某宝上就能买到类似的。打版这事防不胜防,你也无法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你花了很大心思的一款产品卖四五百,结果人家一上来就给你办了还只卖一二百,心里肯定不痛快。但换个角度想,他只是一个卖货的,而你还是要继续做好自己的品牌。我们做品牌之间有一个笑话:“你这品牌让人给抄了那是好事,值得高兴”,这个市场暂时就是无序的。希望不要被做版的盯上某一个款式,但又希望某一个款式比较爆。总之就是在矛盾中前行,自己不断把矛盾解开。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里原宿时期的那批肯定不一样,他们接触的都是第一手消息。一些 追着流行做版的品牌在打上 “国潮” 标签之后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年轻人,信息传播、流行更替的速度太快,一些年轻人总是关注那些潮流浪尖上的品牌,但还有很多品牌值得去关注去发掘。天天陷在几个热门品牌里拔不出来,我觉得这也是现在年轻人不太爱思考的一个表现。
你觉得做品牌最有意思的地方在哪?
做品牌,不是卖衣服,你要有自己一贯传达的信息,要有内容和故事。中国的原创品牌,如果真的可以把我们的文化和产品结合到一起;面对国情、社会,把自己想说的传递透彻,那就是非常大的提升。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不是为了做衣服而做衣服了,服装是一个大型载体。然后年轻人穿这个东西他明白你要讲什么,这是我觉得做品牌最有意思的地方。
如何建立起一个品牌?绝对有人有很好的设计,但不知道如何下手。
建立一个品牌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你只为卖东西那容易,只需要把货拿过来换个标签那就是一个 “品牌”。但如果真是想让自己的品牌有内涵、有影响力,那要考虑的问题就很多了。首先你要想清楚为什么去做,不是说你做,它就能成为一个品牌。然后你要有一个核心的内容,它完全属于自己,不会被别人拿走,在这期间你的品牌文化就开始建立了。你还要有非常好的设计思路和生产资源,当设计和生产配套起来后,又要有销售途径,这还依托于你对整个平台的搭建。品牌分工很细,但这些事还不能独立开,你需要协作,只会其中一点那品牌是不成立的。想,和实际做好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若你空有一个做品牌的抱负,那我劝你要慎重。
最后,你会如何定义 MYGE?
我希望 MYGE 作为品牌是有代表性、有深度的;我们希望做的是很经典的、值得人重新拿回来再看的东西,平衡经典设计跟流行的风格。街头这个东西它自带了很多态度,和时下这些很流行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它不是逆来顺受的状态。MYGE 希望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通过设计的手法来逆向让大家规避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 18 年我们围绕药物话题,一些年轻人对药物迷恋,我们看似是在用一些图像捧现象,但在看了整个设计之后,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警示性的东西,让大家去正视。
街头感这东西我觉得往深度去讲就是你要有故事。品牌其实与主理人自身有很大关系,甚至说性格造就品牌。你品牌做的东西给人很直接的感觉,那说明你本人私底下也是这样。做品牌的人很难把自己隐藏的很深,你隐藏越深,你品牌做出来就越假。因为你真的要从生活中去体会去感悟才能创造出东西。
如何建立一个品牌?这问题实在是太大了,实际上赵墨整篇的回答才是问题的答案。像他说的,就算我们的街头文化提升了,但国外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们的现状,他们会吃惊于原来中国的品牌现在已经能做到这种水平。但实际上不止国外,就连国内的消费者对于我们自己的品牌都存在很多误解。
环境的改变需要时间,也需要品牌、媒体、消费者等多种角色的共同努力。最近大家都在聊 CLOT 和李宁登场纽约时装周 CHINA DAY 的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中国街头品牌可以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设计力量,这也许就是 “我的伟大荣耀” 吧。